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

ID:59110217

大小:14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9-25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 课程目标的实施江苏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 课改研讨会专题讲座泰兴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蒋银章初中物理课程目标简析三维学科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目标的实施(一).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物理结论或结果.教学(片断)案例1:课题:声音的特征教学片断:建构响度和振幅的概念过程:教师演示敲击鼓面1、轻击;2、重击提问:怎样才能使鼓面更响些?生答:加大敲击的力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板书二、声音的特征1、声音的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叫。。2、振幅定义振动的幅

2、度称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2:学过“第一章声现象“之后,有人在解答如下的问题时就遇到了困惑: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约为每分钟60-70次,即约1Hz左右。这种心跳的频率是很低的,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相距甚远,为什么医生用听诊器却能听到人心跳的声音?答曰:听诊器改变了声音的频率;或者说是胸腔改变了声音的频率。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问题是错在哪里呢?都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得结果。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没有要求学生弄清发声的声源究竟在哪里;没有引导弄清楚声源与声波的“源流”关系;没有引导弄清楚频率所描述的物理对象和意义;

3、没有引导学生区别“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这两个物理概念。结合认知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1(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经历物理过程和感悟物理方法的过程.以“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为例: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内容庞杂,三维学科目标的定位与达成甚感困难。其实,贯穿本章的一根主线就是人类认识与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一是“提出假说”;二是“科学建模”;三是实验论证。为了认识和探究微观和宏观世界,科学家建立了哪些模型?人们认识微观世界建立 的一些基本模型历史上人们认识宏观世界的一些模型及其演变科学建模中的“过程 与方

4、法教育”1.引导学生研究“认识”与“模型”的关系,模型的进化与认识进化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演变与进化过程。2.让学生学会画这些最基本、最简的模型,以增强科学建模的意识,知道科学建模对理论研究的作用。3.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简单训练.(大坝底部的管涌-连通器,抽水马桶-杠杆,浮沉子……)结合认知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2.科学家提出提出这些假设的过程和依据是什么?科学家建立这些模型的依据和过程又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论证这些假说和模型的?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感悟,有条件的可引导学生通过现代媒体或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以激发学习

5、性兴趣。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三).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养成情感、培养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情感是什么?情感是对外界剌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亲近、热爱与和谐相处。科学态度指什么?一是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二是克服因难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不迷信权威;四是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续)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

6、:你对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怎么认识的?(起源、结构、状态)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如果让你参与制定我国能源发展的策略,你有什么主导意见?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续)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机械能,这些能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潮汐、海浪、海流等。你对大海中蕴藏的这些能量的利用有什么设想?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引导创新)二、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1.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操作规范,步骤正确是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如何

7、培养这方面的技能,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题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对象:某校九年级(1)班本节教材以“活动13.3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和”活动1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来实现技能培养目标,初步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一)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 重针对性和提高有效性(续)活动前,老师让学生认真温习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连接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点,并特别提醒学生不能使电路连接短路,活动过程中老师又不停地重复提醒这些注意点.结果:有60%的实验小组能顺利完成上述两个活动,有近30%的实验小组在并联电路的连接中遇到困难,有近10%的实验小组电路连

8、接失败.发生的困难或失败的表现形式如下;1)电路断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