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

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

ID:59129350

大小:19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2

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_第1页
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_第2页
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边塞诗中的荣耀与心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章标题】边塞诗中的荣耀与辛酸【文章缩略图】边塞诗是以戍边生活、战争为题材,行进在大漠边关与儿女柔情之间,兼济天下的功业与悲悯。彼黍离离,是纯粹的伤怀于叹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代枭雄的曹操,也有无限的慷慨悲凉。盛唐以后,边塞诗黯然失色,至于宋后,更是一种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苍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气势雄浑,清刚劲健。行云流水间洋溢着一个富足帝国的光芒与建功立业的胸怀。高适诗尚质主理,悲壮而厚,岑参诗尚巧主景,奇逸而峭。大气恢弘背后,更有不被人重视的超越个人的悲悯。其侠与柔,侠骨是来自盛唐气象时代

2、的感召,而鲜为人知的柔情,却有着超越时代的不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有舍我其谁兼济天下的使命感。一味的歌功颂主显然是粉饰太平,幸好,边塞诗不是。边塞诗的民生疾苦,心忧天下的悲悯更显侠骨本色。悲而不伤,哀而不怨,刚柔兼济,更是意蕴深沉。诗人一眼是梦想,一眼观现实,为了自身的一腔热血,为了天下的安定太平。【练一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案】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

3、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解析】“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