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ID:591370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8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_第1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_第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年级:九学科:语文撰写人:张瑞英日期:2013年2月26日一、教材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晰。在实际的教学中,最大问题在于怎样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以及情感的变化,怎样理

2、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现在的学生距离诗歌写作的时间(1942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达让学生的认知和当时的写作的背景情状差距很大,要求他们真正体味于沦陷之中国人的切肤之痛难度较大。二、预习导学(提前预习,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及背景。)1.了解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写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

3、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时代背景: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

4、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2、学生预习全诗,掌握下列字词音形义。(课堂多媒体展示答案。)  锦幛()    荇藻()    蓬蒿()    憔悴() 蝼蚁() 灰烬:锦幛:荇藻:彻骨:蝼蚁: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理解

5、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感情背诵本诗。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习过程(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欣赏法、研讨点拨法、自主学法、合作探究法)1、听录音,(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齐读,感知诗意。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

6、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7、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⑴、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⑵、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

8、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 化起伏。 3、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师生明确:(多媒体展示)⑴、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其表达效果。消极的、冷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