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

ID:59143535

大小:75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11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_第1页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_第2页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_第3页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_第4页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省实验中学20156二模试题理综(生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2015.6说明: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页,第Ⅱ卷为第页至第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32Cl35.5第Ⅰ卷(共10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B.生物膜系

2、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全能性D.细胞核可以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于H2O2催化实验,检验酶的适宜温度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分生区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有丝分裂过程、叶绿体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

3、-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4.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5.以下关于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RNA→蛋白质B.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C.在动、植物体中,信息在

4、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D.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SO2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SO2属于电解质C.当光束照射云、烟、雾时,均可看到明显的光路,是因为三者都属于胶体D.14CO2和1

5、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8.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Z、W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X、Z、R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元素Z、R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只能呈中性D.元素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元素R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

6、存的是A.c(H+)/c(OH-)=1×10-12的溶液:K+、Na+、SiO32-、NO3-B.0.1mol·L-1Na2CO3溶液:K+、Fe3+、NO3-、Cl-C.0.1mol·L-1NaClO溶液:Na+、NH4+、SO32-、CO32-D.0.1mol·L-1Na[Al(OH)4]溶液:K+、Na+、SO42-、HCO3-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7、D乙酸乙酯(乙酸)乙醇、浓硫酸加热11.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6O3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生酯化反应C.1mol扁桃酸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1mol扁桃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0.2mol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6NAC.0.1molCl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