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

ID:59150245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_第1页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_第2页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_第3页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油脂的化学脱色法简单介绍!有很多材料和方法都可以脱色,但是符合食品法要求、物美价廉、脱色结果满意的方法不多。一、还原漂白脱色:相关材料脱色能力差,回色严重,使用后油品中的硫污染无法清除,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二、氧化漂白脱色:相关材料脱色差,使用后油品中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最高可达到200多,油脂严重氧化,不可以用于油脂脱色;三、光脱色:光可以对油脂有脱色功能,但时间长,国外有人做过试验,结论是不经济,不可以做为商品生产,没有利用价值;四、活性碳脱色:活性碳脱色效果比较好,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吸附率太大,每公斤活性碳吹干后

2、尚吸附2公斤以上的油脂。五、活性白土脱色:活性白土对油脂脱色和活性碳的脱色原理是一样的,都属于吸附类的脱色剂,但是它比活性碳的吸附率要小很多,干性油吸附率在25~30%,动物油和硬脂类吸附率可达100%,和上述四种材料对比,它是最好的,价格便宜,吸附较活性碳小,所以此前在国内外的油脂行业就选择了活性白土对食用动、植物油脂进行脱色。补充几个食品脱色法,供参考:(一)热能脱色法热能脱色是利用某些热敏性色素的热变性,通过加热而达到脱色目的的一种脱色方法。油脂中的某些蛋白质、胶质及磷脂等物质的降解物,在热能作用下脱水变性,于凝析过程

3、中吸附其他色素一并沉降;其他热敏性物质受热分解,这就构成了热能脱色的机制。热能脱色可于常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温度为140℃左右,色泽退变后即应及时冷却,以减缓油脂的热氧化。热能脱色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油脂热氧化,往往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过氧化值增高及新色素的产生。因此,该方法仅限于一些含热敏性色素的低碘值油脂的辅助脱色(棕榈油、椰子油等),而不列为油脂精制的正规工艺。(二)空气脱色法空气脱色是利用发色基团对氧的不安定性,通过空气氧化色素而脱色的一种方法。油脂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由于其结构的极不稳定,易在氧的作用下破坏而退色。空

4、气脱色的方法当然也存在油脂热氧化副反应,一般仅限用于胡萝卜素含量高的油脂(如棕榈油)的辅助脱色。(三)其他脱色法油脂的脱色法还有活性氧化铝吸附法、氢化脱色法、溴酸处理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沸石子筛法及液—液萃取法等。以活性氧化铝或亚硫酸处理过的氧化铝漂白油脂时,试剂添加量占油量4%左右,在温度225℃、残压0.065—0.13KPa条件下反应30分钟,然后冷却到70℃左右,过滤分离脱色剂。据报导,经过处理的油脂不仅对红色素、绿色素的脱除有特效,而且脱色油的过氧化值和活性氧稳定性也有所改善。虽然经过处理的油脂有轻微的二稀结合及反

5、构化,但油脂的品质并未受多大的影响。另外针对光能脱色,我再补充几点:光能脱色是利用色素的光敏性,通过光能对发色基团的作用,而达到脱色目的的一种脱色方法。油脂中的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等),其结构中的烃基高度不饱和,大多为异戊间二烯单体的共轭烃基,能吸收可见光或近紫外光的能量,使双键氧化,从而使发色基团的结构破坏而裉色。光能脱色的方法及其设施较简单,一般是将待脱色油脂置于广口油槽中,上罩透光覆盖物,或将其循环通过透光管道,利用日光或特定波长的光源辐射脱色。油脂的单位受光面积应力求大些,覆盖物可采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特种玻璃、

6、塑料薄膜或油纸。为了避免油脂氧化,辐射光源的波长应控制在3000-5000A的有效脱色范围内。光能脱色的缺点是伴有油脂的光氧化及产生载体,从而促进油脂的氧化酸败。因此很少应用于食用油脂的精制,仅用作蓖麻油、亚麻仁油和漆脂等工业油脂的辅助脱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