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

ID:59169398

大小:12.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30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感觉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课标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整份试卷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分值也分配合理:知识乐园即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占47分,课内外阅读和国学部分占23分,习作占25分二、考试情况分析:    此次我班26人参加考试,优秀人数为18   人,及格人数24人。    1、答卷情

2、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致如下: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题,学生出错也较分散。比如1关于读书和治学的词语,学生了解较少,充分说明学生平时的积累还是不够的。2按要求写句子,拟人句和修改病句这两个题出错较多,拟人句和比喻句有的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改病句大部分同学只看到一个语病,搭配不当,没有发现句子缺主语这个语病,说明学生全面把握句子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3考察语文细心程度的题,比如某些易错字的书写,古诗的具体意思等学生做题情况也不是很好。第二部分阅读,课内阅读,学生的出错点主要集中在填入恰当的词,很多同学没

3、有写对,学生在关联词语的使用上还是不熟练,理解不够深入,对课文还是没有进行深入理解。一切指代的内容,学生不能很好的总结分析。课外阅读题目较简单,学生出错较少。第三部分习作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这个作文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既降低了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只是有的学生结构还不够清晰,有的同学把重点放在写事上,没能向别人较完整地展示自己,在审题上还是有偏差的。    三、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这份符合学

4、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的试卷,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也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我班三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校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字笔画不舒展不美观。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书写汉字笔画不到位,多加一点,少写一捺的情况较多。    (2)积累不到位。如词语补充,成语补充,古诗句补充积累,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都会背诵,但在背写

5、时,不会写字或写错别字的现象非常严重。    (3)阅读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诸如此类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习题失分较高。     (4)内容描写不够具体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为说明人,部分同学写成了记叙文,这就是思维定式的影响。写作不读题的学生大有人在,作文要求其实就是安排文章结构的依据,学生对作文要求理解不透,写作上,东拼西凑,严重影响作文质量。    (5)学生学得太“规范”。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需要思考的题目(

6、如文章主要描写的景物)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填写答案。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更重视写字教学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背更

7、要要求学生会写。而且要把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

8、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