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

ID:59203171

大小:1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0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_第1页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_第2页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_第3页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考卷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考试科目建筑工程测量考试日期班级姓名学号评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而地面点的位置通常需要用三个量表示,即该点的平面(或球面)坐标x、y以及该点的高程H。22.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3.地面上一点高程HA为104.520m,另一点高程HB为106.620m,则hAB=-2.100m。4.水准面可有无数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5.在同一竖直面内,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

2、向线与水平视线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竖直角为正(+α),称为仰角;所以竖直角的取值是0°~±90°。6.第三象限的方位角αAB与第三象限的象限角RAB之间的相互关系是:αAB=180°+RAB。7.地形图上高低起伏的状态称为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8.在1:500地形图中,图上20㎝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实地长度为400m,图上20㎝×20㎝场地在实地的面积为m2。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高程测设。二、问答题(40分=8分*5)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画草图说明之)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点

3、水准尺上的读数为a,在B点水准尺上的读数为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hAB=a-b从而求得B点高程:HB=HA十hAB=HA十(a-b)图2.1水难测量原理2、观测水平角时为什么要尽量使仪器对中?(画草图说明之)观测水平角时使仪器对中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测角误差。当仪器不对中时,仪器中心位置O′点不在O点上,则∠AO′B≠∠AOB,使测得的角有误差。1、什么叫坐标方位角?并用画草图描述某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答:从基本方向X轴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角值在0°~360°之间。和互为正反坐标方位角。2、简述测距三角高程测互为量的基本原

4、理(画草图说明之)。答:其原理是测出两点间的斜距、竖直角,从而计算出水平距离,并运用三角学公式计算两点间的高差3、当角度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测设?(画草图说明之)答:当角度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通常采用归化测设法:可先用一般方法按已知角值测设出AC方向线(右图),然后对∠BAC进行多测回水平角观测,其观测值为β’。则Δβ=β-β’,根据Δβ及AC边的长度DAC,可以按下式计算垂距CC0:三、简单计算题(共22分)1、试完成下表1中水准线路的计算。(12分)表1实测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程点号点号测段的测站数(m)(mm)(m)(m)A12+0.42

5、8-160.41240.238A140.650114-1.346-19-1.365239.285210+2.487-132.474341.75939-1.509-12-1.521A40.238A450.06Ε辅助计算已知mm=12×451/2=80mm2、试完成下表2中的水平观测计簿的整理工作。(10分)表2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A左M00130670542670545670544N670712右M1800142670548N2470730A左M900236670536670542N15708

6、12右M2700248670548N3370836四、综合题(18分)某施工场地有两个已知控制点A(1000.000,2000.000)、B(1200.000、2000.000),现需要放样一条道路中线上的两点P(900.000,2050.000),Q(1300.000,2050.000)。请问这条道路中线上的两点PQ的方位角是多少?现按极坐标法放样Q点,在哪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合理?试计算放样元数,并绘出放样草图,简述放样步骤。解:因为:=400=0=0°所以:这条道路中线上的两点PQ的方位角是0°。按极坐标法放样Q点,当BQ通视时,在已知控制点B上设站合理,因

7、为BQ两点间距离较近。放样元数计算如下:=2000=0=100=50=0°=26°33′54″=111.803米评分:选择B点测设及解算正确,测设方法及示意图无误:得18分(如选择A点测设,解算解算正确得1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