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解剖影像.doc

头颅解剖影像.doc

ID:59208837

大小:4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0

头颅解剖影像.doc_第1页
头颅解剖影像.doc_第2页
头颅解剖影像.doc_第3页
头颅解剖影像.doc_第4页
头颅解剖影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颅解剖影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头颅CT阅片共10层1.蝶窦层:以鼻腔后蝶窦为标志。横断平面有脑桥、第四脑室、小脑、基底动脉、大脑颞叶、桥池2.蝶鞍层:以鼻腔后蝶窦后蝶鞍为标志。横断面有垂体、桥池、环池、基底动脉、中脑、大脑颞叶、小脑、小脑上池、大脑枕叶、3.鞍上池层:以眼球后,蝶鞍上空部区域中脑平面为标志。横断面有大脑额叶、交叉池、脚间池、中脑、四叠体池、小脑、小脑上池、小脑天幕、大脑枕叶、大脑镰4.第三脑室下部层:以眼球、大静脉池和狭长第三脑室为标志,横断面从内侧向外侧从前向后依次是尾状核,侧脑室三角区两侧的是丘脑,尾状核和丘脑外侧是内囊,内囊外是豆状核和壳,再外侧是外

2、囊,再外侧是屏状核,屏状核外侧是最外囊,最外囊外侧是岛叶,岛叶外侧是外侧裂池。再外侧是大脑颞叶,前侧是大脑额叶。(第三脑室下部层观察内囊、外囊、侧裂池、豆状核、屏状核最清楚)5.第三脑室上部层:以见侧脑室前角但未见体部全貌为标志,横断面从内向外依次是并祗体、透明中隔、透明隔腔、丘脑、松果体、尾状核头6.侧脑室体部(全貌)层:以侧室前角、中间、下角、后脚全貌、透明中隔(全貌)为标志,横断面从内向外依次是并祗体、透明中隔(全貌)、透明隔腔全貌,尾状核头、大脑颞叶、大脑额叶、大脑枕叶7.侧脑室顶部层:以侧脑室中间顶部(不见前脚、后角)为标志横断面有

3、大脑额叶、颞叶、并祗体顶部、外侧裂池、大脑镰、上矢状窦、下矢状窦8.半卵圆区:以大脑顶部纯脑组织但还未岛最顶部脑回为标志。横断面有顶叶、半卵圆区、外侧裂池、大脑镰、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9.顶层:以大脑镰深部模糊为标志横断面有模糊的大脑镰、外侧裂池、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10.顶上层:以大脑镰浅部清楚为标志横断面有顶叶、脑回、脑白质、脑灰质、上矢状窦相关名词解释:1.第四脑室:为脑内部的腔隙,位于小脑与延髓和脑桥之间。2.第三脑室:位于间脑中央,为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它的前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后方与第四脑室相通。3.侧脑室

4、:侧脑室由额角、体部、颞角、枕角组成,额角和体部的内侧壁为透明隔。胼胝体和额角密切相关,胼胝体的下方和膝部形成了脑侧室前角的顶部和侧壁,室间孔为前角的后界。侧壁是尾状核头的中间区。应用神经内镜经额角进入侧脑室可清楚地显示侧脑室额角、体部、枕角及脑室壁上的结构特征。4.蝶窦在鼻腔后方的喋骨内。5.基底动脉:由二侧椎动脉合并而成的不成对的动脉,它在颅内走在脑桥下面,分为二支大脑后动脉,供应脑桥、小脑和大脑后部以及内耳。6.脑回、脑沟:半球表面凹凸不平,隆起的称为脑回,凹陷的称为脑沟。7.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

5、池。此概念可与脑室概念一起理解,脑室即脑内部的腔隙,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有时还可见第五或第六脑室),各脑室之间有小孔和管道相通。8.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大脑脚池、环池、脑桥小脑脚池背侧:胼胝体周缘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不成对脑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9.硬脑膜窦:为硬脑膜的两层在某些部位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特殊的颅内静脉管道,输送颅内静脉血。窦内无瓣膜,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硬脑膜窦损伤,出血较多。10.蝶鞍:蝶鞍是颅内骨结构的解剖学名称,指

6、的是蝶骨在颅中窝中间部分高起,形如马鞍的骨结构。蝶鞍中央凹陷叫垂体窝,容纳脑垂体。11.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12.四叠体池、环池:四叠体是中脑后份的结构,包括两个上丘及下丘,共四个;四叠体池就是四叠体后面含脑脊液的空间;环池主要指脑干两侧的含脑脊液的结构。13.鞍上池:中脑平面区域蝶鞍以上平面。鞍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将其进一步人

7、为地划分为视交叉池、外侧裂池、脚间池及环池等。14.脚间池:中脑“前脚”之间的池15.大脑镰(cerebralfalx)由硬脑膜形成,呈正中矢状位,前窄后宽,似镰刀状,分隔左、右大脑半球。16.间脑: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五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17.内囊: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

8、丘脑之间。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18.外囊:是位于屏状核与壳之间的白质。19.脑岛:脑岛为大脑的岛叶,呈三角形岛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