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ID:59217302

大小:218.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9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隔档式褶皱: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隔槽式褶皱: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而其间隔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复背斜:在它的中央地带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老于两侧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复向斜:在它的中央地带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新于两侧的次级褶皱的核部地层。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地垒:则主要由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构造变动:岩石的原始层

2、位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位和变形。地质构造: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发生构造变动形成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形体。地质作用:地质学将自然界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称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的能源引起的,主要的内能有地球的热能、重力能以及地球自转和转速变化的动能。外力地质作用: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如太阳能和宇宙空间能,其中太阳的幅射能起主要作用)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运动,形成了风、流水、冰川等地质营力,从而产生了各种地质作用。风化作用

3、:在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地壳的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分解和破坏的作用剥蚀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营力,如风、地面流水、冰川、以及湖、海中波浪、各种水流和动力流等,在其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把破碎或分解了的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地温梯度:地球深度每向下加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解理:矿物受外力后沿晶体格架规则裂开的现象。冲积物:河流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尖灭:当岩层向某一方向逐渐变薄并消失时,

4、叫岩层的尖灭。将今论古原理: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现象和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来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沉积作用:被各种介质搬运的物质,当其搬运介质的动能减小或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包括生物作用条件的变化),会在新的条件下堆积下来,这种现象称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沙坝:是离岸有一定距离、平行海岸、由砂质沉积物组成的垅岗地形。其顶部可露出海面或被淹没。被淹没的称水下沙坝。沙坝是当波浪向海岸推进,因与底流相遇或因波能减弱时,使所挟带的砂

5、粒堆积下来形成的。沙咀:是在海湾外由砂粒组成的。其一端与陆地相连,尾部伸入海中的垅岗地形。沙咀是当沿岸流由海岸岬角部分进入海湾,因水域变宽,流速下降,使所挟带的砂粒堆积下来而形成的。二、填空(20*1分=20)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转换型边界胶结物的种类:常见的有钙质(CaCO3)、硅质(SiO2)及铁质(Fe203)等。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三、简答(5*6分=30)1、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及其因

6、素、方式与基本类型变质作用: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因素:温度、压力(根据压力的性质可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方式:重组合作用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挥发分除外),原有矿物或矿物组合转变为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作用。交代作用变质过程中,化学活动性流体与固体岩石之间发生的物质置换或交换作用,其结果不仅形成新矿物,而且岩石的总体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基本类型:接

7、触变质、区域变质、热液变质、动力变质、埋藏变质2、机械沉积分异与碎屑颗粒的机械搬运方式碎屑颗粒按大小、形状、比重依次发生沉积的现象,称机械分异现象碎屑颗粒的机械搬运方式:推移式、跃移式、悬移式3、风化壳及其特征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覆盖在陆地上的不连续薄壳称风化壳风化壳是陆地长期处于稳定或缓慢上升的情况下,岩石长期暴露地表,经受充分风化作用发育而成的。4、节理、褶皱及断层(不同的)分类节理:几何分类(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力学分类(张节理、剪节理)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几何

8、关系分类——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根据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顺层断层)5、褶皱及断层形成时间褶皱时代为:不整合面之下最新地层之后,不整合面之上最老地层之前。如果一条断层切断一套较老的地层,而被另一套较新的地层以角度不整合所覆盖,可以确定这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