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

ID:59229688

大小:50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9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_第1页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_第2页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_第3页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柠檬酸黑曲霉的筛选组长:高鸿飞组员:刘光明,何笑军,董慧,王志昆,胡明慧(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摘要】:以从西南大学各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黑曲霉作为出发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离。利用酸分离法和变色圈法进行初步筛选,以产酸能力的强弱作为复筛指标,筛选到了一株稳定,高产柠檬酸的优势菌株。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柠檬酸产生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紫外诱变育种法探究高产菌诱变的较佳时间。【关键词】:黑曲霉;酸分离法;变色圈法;筛选;正交试验;诱变柠檬酸又名枸橼酸,是目前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重要有机酸之一。产柠檬酸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酵母,黑曲霉是迄今

2、为止产柠檬酸最佳的微生物之一。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从土壤中筛选柠檬酸的黑曲霉高产菌株,并对其培养基的配置及最佳产酸条件进行探索,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其筛选工艺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出发菌种从西南大学食堂周围,山顶,试验田土壤中分离获得。1.1.2培养基察氏培养基成分硝酸钠 3g  磷酸氢二钾 1g  硫酸镁(MgSO4·7H2O) 0.5g  氯化钾 0.5g  硫酸亚铁 0.01g  蔗糖 30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加热溶解,分装后121℃灭菌20min。1.1.3其他柠檬酸,可

3、溶性淀,Deniges试剂,蔗糖NH4NO3,KH2PO4,MgSO4·7H2O,溴甲酚绿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KMn044溶液1.2实验方法1.2.1黑曲霉筛选的流程土壤→稀释分离→变色圈平板→挑菌→纯化→摇瓶初筛→产物鉴定→复筛→正交实验→最优组合→诱变育种1.2.2黑曲霉的分离与鉴定采集表层以下5-10cm处土壤,称1.0g土壤迅速倒入装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三角瓶中,配成10-2的土壤菌悬液,然后用移液管将其稀释到10-3、10-4、10-5倍。分别吸取10-3、10-4、10-5倍稀释液注入到酸分离培养基上以及涂布到察氏琼脂培养基上,静

4、置5min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35℃培养3-4d,观察菌落形态特征,挑选出黑曲霉疑似菌株。1.2.3黑曲霉的初筛将上述所得菌种连续划线接种到初筛培养基平板上,在37℃的恒温培养箱培养3-4d后,发现菌落周围有黄色的变色圈(溴甲酚绿指示剂遇酸会产生颜色反应)。快速测定菌落及周围变色圈直径的大小,选择生长较快、变色圈与菌落直径之比相对较大者作为初筛菌株。并利用Deniges试剂(HgO1g溶于20ml0.2L/LH2S04中)鉴定柠檬酸和用0.1429mol/L的NaOH测定产酸量1.2.4黑曲霉的复筛将初筛到的黑曲霉(变色圈明显)接种到摇瓶培

5、养基中,发酵3-5d,重复培养一次。然后用0.1429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mL的发酵液,记录各自消耗NaOH的体积和计算产酸量。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浓度。选取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蔗糖、NH4NO、KH2PO4,MgSO4·7H2O每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L9(34)以优势黑曲霉所产柠檬酸的产酸量为评价指标。这样各个营养成分的浓度也就较为容易地确定下来了。1.2.5柠檬酸鉴定及产酸量的测定柠檬酸鉴定 利用Deniges试剂(HgO1g溶于20ml0.2L/LH2S04中);取过滤液和对照液各约5ml,放入

6、试管内,加Deniges液lml,在酒精灯上缓缓加热至沸。逐滴加入20g/LKMn04溶液。若有柠檬酸存在,则出现白色沉淀。产酸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将过滤液充分摇匀,取10mL于150mL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0.1429mol/LNaOH滴定酸度。1.2.6紫外照射诱变育种紫外诱变基本流程示意图: 水洗稀释成106个/ml 出发菌株→孢子悬浮液→待处理液 紫外线射分离单孢子点种 处理液→平板→培养成熟→平板 选菌摇瓶培养 →培养成熟→测酸度2结果与分析2.1在初筛培养基上用肉眼观察菌落特征:平板培养基上初为白色、平坦,后中

7、心微隆变黄色,再变棕黑色。培养3-4d后然后挑取平板上单菌落的菌株黑色的孢子丝到显微镜上观察。查文献可知菌丝特点为:初生菌丝为白色,菌丝较长,呈绒毛状;基内菌丝透明,有横隔;部分菌丝特化的壁厚、膨大的足细胞,顶囊明显膨大,多成球形,表面生辐射壮小梗,顶端分生孢子串生。但实验中并未观察到。2.2黑曲霉的初筛由于初筛培养基中加有溴甲酚绿指示剂,黑曲霉产柠檬酸与之反应,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透明的变色圈。变色圈与菌落直径比例大小对产酸的影响,见表1。表1变色圈与菌落直径比例大小对产酸的影响菌落序号变色圈直径/菌落大小产酸量A11.70.07A22.3

8、0.15一般认为,变色圈与菌落直径比例越大,菌株的产酸能力越强。这是因为透明的变色圈是柠檬酸与溴甲酚绿反应的旺盛、产酸能力强。2.3黑曲霉的复筛复筛的主要目的:①考查菌株生产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