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无机化学.doc

中级无机化学.doc

ID:5923214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中级无机化学.doc_第1页
中级无机化学.doc_第2页
中级无机化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级无机化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碱金属的液氨溶液呈蓝色的原因金属钠能溶解于无水液氨中形成蓝色液氨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nNH3=Na++e(NH3)n(电子的氨化物显蓝色)。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M=M++[e(NH3)x]-K=10-22M=M2K=10-4M+[e(NH3)x]-=M-K=10-3,氨溶液中存在溶质M,M+M2M-[e(NH3)x]-,2BF3BCl3BBr3BI3酸碱强弱顺序,并说明原因卤化硼的Lewis酸性强弱顺序为BF3BI3,卤化硼只考虑电负性时,其酸性强弱顺序为BF3>BCl3>BBr3>BI3只考虑P46强度降低,其酸

2、性强弱顺序为BF3BI3,BX3是缺电子化合物,是Lewis酸3DTA与DSC原理,显示信息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描述了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DSC是在控制温度变化情况下,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以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差为零所需供给的热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扫描曲线DTA是测量△T-T的关系,而DSC是保持△T=0测定的△H-T的关系,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DTA只能定性或半定量,DSC的结果

3、是定量分析在DTA曲线中,吸热效应用谷来表示,放入效应用峰来表示,在DSC曲线中吸热效应用凸起正向的峰表示(热焓增加)放热效应用凹下的谷来表示(热焓减少)。4用软硬酸碱理论解释为什么AgCl不溶于水,而AgF溶于水Ag+离子是一种软酸,它趋向于与软碱结合。所以随着卤离子半径增加,软度增大,溶解度减小。H2O分子、F-离子为硬碱,且硬度次序是F->H2O,因而Ag+与H2O结合相对稳定,在水中溶解度大,但遇到软性较大的Cl-、Br-、I-时,Ag+趋向于与X-结合,所以AgCl、AgBr、AgI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四种AgX随着卤离子软性的增加而溶

4、解度逐渐减小。5范德华溶剂特点范德华溶剂通常是一些非极性物质,在其分子间只存在微弱的色散力,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它能溶解非极性物质。一种物质溶解时的自由能△G(溶)=△H(溶)-T△S(溶),物质的溶解情况取决于焓效应和熵效应,当非极性的溶质溶于非极性溶剂时,色散力是分子间力,数值很小,这就使得溶解过程焓效应很小。然而在溶解过程中,因为溶质的分散,溶剂与溶剂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被溶质破坏,使得原来溶质分子之间的有序状态和溶剂分子之间的有序状态都被解体,因而是熵增加的过程。所以非极性溶质在这类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比较大。6Lewis碱溶剂特点Lewis碱是

5、给电子的物种,这类溶剂也叫配位溶剂。典型的配位溶剂是一些分子的突出位置上含有键合氧或氮等配位原子的有机小分子,如DMSO,:OS(CH3)2。分子中存在甲基是给电子基团,它有给电子性质,因而使分子有一定的偶极矩和氧原子上有较大的电子密度从而具有给电子能力。又由于分子中氧原子占据了空间的显著位置,使其配位时空间阻碍较小。生成配位阳离子是这类溶剂溶解溶质的共同特点.7CO配位之后红外波数的变化解释在配位过程中都是CO将电子填入金属的空轨道,使得金属原子上集中了过多的负电荷,为了不使中心金属原子上过多负电荷的积累,中心金属原子将自己的d电子反馈到CO分

6、子上,形成反馈键,使CO的内部键强度削弱和金属-配体间的键增强,表现在CO的键长增加,键强度削弱,C-O之间伸缩振动频率下降(由自由CO的2143cm-1下降到大约2000cm-1),而M-C间的键长却缩短。8HSO3F,HSO3Cl,HSO3OH酸性的比较,说明原因酸性顺序为HSO3F>SO3Cl>HSO3OH,因为取代基F,Cl,OH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强弱为F>Cl>OH,所以酸性顺序为HSO3F>SO3Cl>HSO3O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