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

ID:59235995

大小:56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0-30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_第1页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_第2页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_第3页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_第4页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11章)范钦珊唐静静2006-12-18第11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11-1关于钢制细长压杆承受轴向压力达到临界载荷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承载有如下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不能。因为载荷达到临界值时屈曲位移将无限制地增加;(B)能。因为压杆一直到折断时为止都有承载能力;(C)能。只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2正确答案是C。(D)不能。因为超过临界载荷后,变形不再是弹性的。11-2今有两根材料、横截面尺寸及支承情况均相同的压杆.仅知长压杆的长度是短压杆的长度的两倍。试问在什么条件下

2、短压杆临界力是长压杆临界力的4倍?为什么?解:只有当二压杆的柔度λ≥λ时,才有题中结论。这是因为,欧拉公式F=πEI,只有在弹性范围才成立。这便要求Pλ≥λP。Pcr(μl)211-3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及横截面(直径为d的圆截面)均相同,试判断哪一根最容易失稳,哪一根最不容易失稳。习题11-3解:计算各杆之柔度:λ=μl,各杆之i相同i(a)λa=5li(μ=1)(b)λb(c)λ=4.9li=4.5l(μ=0.7)(μ=0.5)c(d)λdi=4li(μ=2)可见λa>λb>λc>λd,故(a)最容易失稳,(d)最不容易失稳。1

3、1-4三根圆截面压杆的直径均为d=160mm,材料均为A3钢,E=200GPa,σs=240MPa。已知杆的两端均为铰支,长度分别为l1、l2及l3,且l1=2l2=4l3=5m。试求各杆的临界力。3解:i=d/4=160/4=40mm,μ=1λ=μl11i=5×1040=1.253λ=μl22iμlλ=33i=2.5×10403=1.25×1040=62.5=31.5对于A3钢,λP=102,λs=61.6。因此,第一杆为大柔度杆,第二杆为中柔度杆,第三杆为小柔度杆。于是,第一杆的临界力F=σA=π2Eπd2π3×200×106=×

4、1602×10−6=2540kNPcrcrλ241252×4第二杆的临界力F=(a−bλ)A=(304−1.12×62.5)×103×π×1602×10−6=4705kNPcr4第三杆的临界力F=σA=240×103π3×1602×10−6=4825kNPcrs411-5图示a、b、c、d四桁架的几何尺寸、圆杆的横截面直径、材料、加力点及加力方向均相同。关于四桁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FPmax有如下四种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FPmax(a)=FPmax(c)

5、ax(c)=FPmax(b)=FPmax(d);(C)FPmax(a)=FPmax(d)

6、心主轴方向的长细比相等;(B)增加横截面面积,减小杆长;(C)增加惯性矩,减小杆长;(D)采用高强度钢。π2EI正确答案是A。解:由细长杆临界力公式:FPcr=min中各量可知;另外各种钢的弹性模量E值(μl)2差别不大。正确答案是A。σA11-7根据压杆稳定设计准则,压杆的许可载荷[F]=cr。当横截面面积A增加一倍P[n]st时,试分析压杆的许可载荷将按下列四种规律中的哪一种变化?(A)增加1倍;(B)增加2倍;(C)增加l/2倍;(D)压杆的许可载荷随着A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正确答案是D。解:由于i=I,长细比λ=μl,而临界应力σAic

7、rπ2E=或σcrλ2=a−bλ[]crP所以,σ−A不存在线性关系,[F]=σcrnstA与面积A之间为非线性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D。11-8已知图示液压千斤顶顶杆最大承重量FP=167kN,顶杆直径d=52mm,长度l=0.5m,材料为Q235钢,顶杆的下端为固定端约束,上端可视为自由端。试求:顶杆的工作安全因数。解:1.判断压杆的类型λ=μl=μl=4×2×0.5=76.9属于中长杆id452×10−42.计算临界力FPcr=σcrA=(a−bλ)πd24-32π×(52×10)=(304−76.9×1.12)×106×4=462.

8、7×103N=462.7kN3.确定工作安全因数习题11-8图wn=FPc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