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

ID:59243861

大小:2.4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9-26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7登高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

2、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被称为“诗圣”。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

3、破,”“沉而不浮,郁而不薄”《白雨斋词话》所谓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义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表现为纡徐斗健,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见相融。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杜甫创作阶段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望岳》《兵车行》、《丽人行》《月夜》、《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

4、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整体分析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顿挫。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急切的秋风,高远的天空,悲凉的猿啼在回鸣; 江水澄碧,流沙雪白,鸟儿在小洲上飞来飞去

5、。无边的旷野,风儿吹荡着落叶萧萧地坠下,不尽的长江啊,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经常飘泊万里,作客他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灾多病,更何况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著了繁霜,穷途潦倒心灰冷,因病戒酒不举杯。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诗人登高远眺,从不同的视角,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是借景抒情的写法。首联分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颔联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

6、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下两句相对比,相互衬托,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颈联分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尾联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2)苦、恨是什么意思?——很、

7、非常。遗憾。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从而非常遗憾。(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不但形象鲜明,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研讨思想内容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