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

ID:5924863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8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_第1页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_第2页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_第3页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四节:地壳的物质循环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   余红梅【教学构思】本节课标要求之一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素。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全球海陆分布、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形成和变化,这类知识一般可以通过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构造,侧重从内力作用的角度解释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阐述地表高低起伏的原因。这类知识可以通过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通过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

2、明局部地区的地貌。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的关系、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褶皱和断层等概念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可以简化,通过阅读图片、讨论问题、分析实例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并将知识归纳形成完整的系统;然后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所本地地貌形态的成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内外力两种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4.小组合作讨论、

3、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合作探究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理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分且搜集有关湖光岩和黄土高原的资料【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投影展示本地风景名胜——湖光岩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湖光岩是国家级的地质公园,4A级旅游区,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活动]小组汇报调查结果。[投影展示]阅读材料:湖光岩   据联合国地质专家考证,大约在距今14万年间,现今湖光岩所在的地下,

4、深部的炽热岩浆与地下水混合,形成过热水并产生强大的蒸气、冲破岩石及土层发生爆炸,蒸气与地壳的碎屑不断的喷发,爆炸口冷却下沉,形成440米深的地坑成湖,湖水低于海平面,因而旱不涸劳不溢。经十几万年的自然沉积物的积累,湖光岩湖底不断升高,平均每年上升0.265厘米,现在的水深仅为22米,与其他火山湖靠降雨维持湖泊积水不同,湖光岩湖水是地下岩层渗出的矿泉水。1997年,联合国地球研究中心会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湖光岩进行了长时间的勘测。认定:湖光岩为世界罕见的两个玛珥湖之一。因湖水不受外界水系干扰。其沉积层忠实地记录了地球古植被的变化,成为研究地球

5、古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讨论]1、玛珥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一般的火山口湖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镜湖现在水深仅有22米? 3、为什么说湖光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玛珥湖湖盆是火山爆发而成,之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接受外力作用的沉积。从这里可以看出,地表形态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分析造成地表形态的原因,引入“地质作用”的概念。[投影展示]列表比较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学生回答。地形变化的原因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投影展示]讨论思考:1、请

6、用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东非裂谷、红海在两亿年后的情况。2、解释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的成因。学生阅读P61“板块构造运动”后,讨论回答。[投影展示]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教师小结。[过渡]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分布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投影展示]一组褶皱的照片,引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课件演示]动画演示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归纳所形成的构造地貌。[投影展示]华山、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的图片。[投影展示]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的地质构造图。[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学生活动]议论,探讨成因。[课件演示]向斜成山、背

7、斜成谷。引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投影展示]一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影观图。[学生活动]讨论分析造成地貌形态的外力因素。[投影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思考讨论:1、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2、黄土高原主要的地形特点是什么?3、这种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回答[小结]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黄土高原,湖光岩等地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平时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在旅游活动中,我们会接触到形态万千

8、的自然风光,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业]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取一个风景名胜点(如桂林山水、丹霞山、泰山、张家界等等),通过上网、查书报等方式查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