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

ID:59250981

大小:82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9-08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第一章掌握免疫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immunity):是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抗原(antigen):能与TCR或BCR特异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

2、疫系统:免疫器官和组织:胸腺骨髓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吞噬细胞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多核中性粒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DC免疫细胞的分类三、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是机体针对外来抗原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正常: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3.免疫自稳(I

3、mmunological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四、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机制:物理屏障: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化学屏障: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生物学屏障: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非特异性效应分子:

4、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2).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1.特异性2.记忆性3.耐受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区别我国11世纪(宋朝)有开始吸入天花痂粉预防天花的传说。18世纪后叶,英国乡村医生Jenner发明牛痘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免疫器官的分类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即初级淋巴器官

5、,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在人类和哺乳动物中包括胸腺和骨髓。外周免疫器官:即次级淋巴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它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体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骨髓(bonemarrow):哺乳动物的造血器官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成.骨髓功能:1.血细胞生成场所2.B细胞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再次应答)胸腺的功能:T细

6、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器官、免疫调节2.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的功能:1.淋巴细胞定居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3.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作用脾脏的功能:1.T细胞(40%),B细胞(60%)定居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4.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50%淋巴组织: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固有层中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阑尾.粘膜相关淋巴系统功能黏膜局部免疫产生sIgA参与口服抗原耐受四、淋巴细胞归巢与

7、再循环外周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取决于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归巢受体)种类及高内皮细胞小静脉(HEV)表达的相应黏附分子(地址素)配体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的机会充实淋巴组织第三章抗原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包括抗原本身的因素和机体的因素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簇的概念;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性抗原(antigen):能与T细胞的TCR或B细胞的B

8、CR特异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半抗原(hapt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二、决定抗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