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

ID:59254416

大小:116.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22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_第1页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_第2页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_第3页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_第4页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学第二讲 概 念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概念及其逻辑特征1.概念: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1.1认识的对象及对象的属性1.2特有属性和非特有属性特有属性是一类事物都具有的某种属性,并且它为该类事物所独有,其他种类的事物不具有这种属性。“人”、“国家”1.3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非本质属性就是不具有决定一事物是否存在的作用的那些属性。本质属性都是特有属性,但并非所有特有属性都是本质属性。1.3本质属性是分层的、多方面的(克里普克kripke)2、概念与语词2.1概念的存在和表达离不开语词;

2、但两者有重要的区别。概念不具有民族性。2.2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2.2.1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譬如,概念“水”,“窝头”(water)“滴漏”(del’eau)”2.2.2在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当中,概念与语词也不是一一对应并不是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而实词表达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水泥、“洋灰”、“水门汀”、“士敏土”。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逻辑”、“白头嗡”2.3词项:表达概念的语词。一般放在命题中才能讨论认知三角形概念、语词和对象构成了一个以认知主体为中心或联结纽

3、带的认知三角形。概念属于思想层面――它是认知主体认识的结果,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语词属于语言层面――语言是认知主体创造的,用以表达思想内容。对象属于实在或存在层面――它是认知主体认知的客体,用语词指谓一定的对象。认知三角形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是两个汉字武汉是一个概念3、概念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3.1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3.2外延:适用于某个概念的对象就叫该概念的外延。它是概念所指称或表达的对象。3.3任何概念都有外延和内涵3.3.1“上帝”、“鬼神”等是相对的虚概念,又如3.3.2理

4、想概念:理想刚体、永动机、以太、燃素3.3.3自毁概念:“圆的方”、“黑的白”二、概念的种类1、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外延标准)1.1单独概念:只反映一个事物的概念,外延只有一个1.1.1专名:直接指称对象,人名、地理名称、单个事件1.1.1摹状词:通过描述属性来确定对象1.2普遍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外延有多个普遍名词、形容词或动词一般表示普遍概念二、概念的种类2、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内涵标准)2.1集合概念:以某类事物的群体或整体为反映对象。它反映的是集合内所有分子在总体上所具有的属性,是该集合所具有的属性,而该集

5、合内的分子不一定具有。如“森林”、“书籍”、“中国人”2.2非集合概念:集合内的每个分子都具有同一个属性。2.3这两者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语境。一般说来,集合概念前面不能加全称量词“所有”;而非集合概念和普遍概念都可以加全称量词。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是相对于普遍概念的内涵角度划分的。二、概念的种类3、正概念和负概念(肯定或否定)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又叫否定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非学生”、“非本单位工作人员”、“不合理”。从语言表达上来看,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否定词“

6、非”、“不”、“无”,但并非所有带有这些否定词的概念都是负概念。譬如,“非洲”、“”不丹“、”“无锡”等。正概念和负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把论域一分为二。负概念是相对于一定论域而言的。如“非正义战争”相对于“战争”。二、概念的种类这三种分类分别是根据三种不同的标准。一般说来,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都是普遍概念,而单独概念通常被看作非集合概念。一个概念可以分别根据这三个标准进行归类,因此,可以属于这六种概念中的某三种。譬如,“火星”是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和正概念;“非正规化部队”是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因为其中的个体是军人,而不

7、是部队)和负概念。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每个概念都有它反映和指称的一定范围的对象,它们构成一个类,即它的外延。按类之间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子,可以把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1.相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有相同的分子。1.1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即指称同样的对象。如“暮星、“晨星”、“启明星”;“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1.2真包含关系:概念A的全部外延a都在另一个概念B的外延b之中,且b中有的分子不在a之中,则B真包含A。“男学生”-“学生”。1.3真包含于关系:如上,则称A真包含于B。1.2和1.3统称

8、包含关系,又叫属种关系。外延大的叫“属概念”。1.4交叉关系:两个概念只有部分外延重合。A和B是全同关系“A真包含B”和“A真包含于B”A和B的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A和B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三、概念外延间的关系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2.1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