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

ID:593161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_第1页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_第2页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_第3页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_第4页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结合油田井下作业的行业特点和生产实际,在修井领域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经济效益出发,以缩短修井作业周期为目标,探索构建了井下作业精益管理模式。【关键词】井下作业精益管理精细管理胜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挖潜难度逐渐增大,修井作业工作量和施工难度也逐渐加大。缩短修井作业周期实现“快修井、修好井”成为采油厂稳产上产、降低作业成本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根据井下作业的行业特点和生产实际,胜采作业大队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经济效益出发,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成功构建了井下作业

2、精益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了精细管理的实施和深化。精益管理起源制造业企业,核心理念是“杜绝一切耗费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以最优的企业运行成本和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一、转变观念,调整和优化作业系统管理模式胜采作业大队现有作业队伍35支,正常作业动力42部,在采油厂内部作业市场占有率约73%。通过统计2011年1221口维护井作业周期发现,会战期间的作业周期较平常较长。6作业会战造成后勤保障系统超负荷运行,满足不了作业前线生产需要。会战期间等送管杆、等水泥车、等处理工农关系等非生产时间增多,1221口维护作业井单井非生产时间平均为23.3小

3、时,比大队平均水平19.8小时多3.5小时。针对大规模作业会战造成作业生产效率变低的问题,通过转变观念,调整作业作业系统生产运行模式,改变以前要作业动力数保原油上产的管理模式,采用优化作业动力安排、提高作业一次成功率和有效率进行夺油上产。一是在产量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不允许采油矿以作业动力数为保油上产的主要手段,每上一口作业井,都要经过采油厂专家组论证,确保运行高效施工和投入优化。二是优化作业动力安排,确定40部动力专门负责维护井作业,最大限度压减维护作业占产,同时对水井、长周期措施井动力都进行了总量控制,确保作业系统平稳运行。三是提升后勤辅助

4、保障系统能力,加大综合大队油管厂的技术改造投入,保证作业管、杆主要材料的供应量。同时,追加了管杆库存量信息的共享,可以重点、高效安排管杆修复。二、实施管理创新,进一步促进作业系统精细化管理6(1)优化作业施工准备流程管理,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合理调配资源,实现作业队整体搬迁。转变作业队搬家方式,合理调配现有车辆资源,实现整体搬家,保证一次整体搬迁完成,将原“串行”搬迁改进为“并行”搬迁流程。值班车队由作业大队管理,将值班车队划分为送班车班、送工具班、搬迁班(含拖房车辆及随车吊等)。目前,作业大队采用“现有车辆优化组配+特殊车辆租赁”方式试运行,

5、根据搬迁距离远近可实现单井节约1-2小时,从而缩短作业队搬迁时间。工具改进,实现作业工具的快速收集、摆放、搬运。设计专用作业工具箱、一体式管杆桥,运用“转换内部换模为外部换模”快速换模技术,按照标准管理和目视管理原则,将作业现场工具按形状、用途分类存放,实现定制管理和目视管理,搬家时整体吊装,运至上修井后安放在井场,省时省力,单井节省近2小时,从而缩短施工准备时间。科技创新,实现作业队自行试压。利用快速换模中的“改进操作(方法)”,研制灌液试压一体装置,实现作业现场防喷器试压、井筒灌液和完井管柱试压功能,简化作业队试压运行流程,改变了以前水泥泵

6、车试压由于受井场道路、天气等因素影响,试压车辆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作业停工等待,作业队现场可以独立完成防喷器和油管试压作业,平均试压时间0.8小时,较去年同期等水泥车试压平均单井1.5小时降低0.7小时。6(2)精细过程控制,实现优质高效修井作业。以强化过程控制为重点,实现质量控制程序化。为实现修井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过程控的关键环节,形成了油水井作业控制程序,主要内容包括“三层次管理,五因素控制”。建立无效井控制的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无效井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以修井为中心的“五位一体”修井系统管理模式。对多轮次作业井实施“升级管理”。

7、2011年对多轮次作业井实施重点质量控制,成立专门管理项目组,多轮次作业井管理上升一个级别,施工设计由大队技术部门编写,主管领导批准;施工安排施工质量好、管理好的作业队施工;实施每口井解剖,每口井全过程监控,每口井跟踪。通过“升级”管理的质量控制,达到提高修井作业质量的目的。推行技术等级队考核机制,强化队伍内部管理。一是完善等级队评价方法及评价考核原则;二是确立技术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素质、工序质量、综合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三是通过等级队的评比,采用“指标”考核,“奖金”兑现的方法,提高基层队强化无

8、效井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对重大质量问题实施一票否决、召开现场会的管理措施。(3)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修井作业误工超前预防。一是针对居民区附近夜间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