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类型.doc

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类型.doc

ID:59316540

大小:11.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5

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类型.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类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类型连铸坯主要表面缺陷有:深振痕、凹陷、裂纹等。1、深振痕连铸坯的振痕有凹陷形振痕、钩形振痕两种类型。连铸坯振痕较浅时,一般不会对最终成品产生影响;振痕较深时,在振痕波谷处,由于受到的冷却强度较弱,铸坯皮下晶粒粗大,就可能成为连铸坯横向裂纹的根源。影响振痕深度的因素主要有润滑方式、钢种成分、保护渣性能、结晶器振动模式等。减小结晶器内钢液初始凝固坯壳的弯曲变形程度可以降低连铸坯的振痕深度。2、表面凹陷缺陷连铸坯的表面凹陷有横向凹陷和纵向凹陷两种类型。横向凹陷的形成与结晶器内液位上升有关,当液位波动峰值超过渣圈时,带动渣圈下移,此时形成横向凹陷。纵向

2、凹陷是结晶器上部锥度太小和刚性的角部转动,使小偏离角凹陷形成,由于结晶器下部锥度太大,结晶器压向坯壳使凹陷增加,从而在宽面出现偏离角凹陷。降低结晶器冷却强度,提高结晶器内凝固坯壳所受冷却强度的周向均匀性,防止结晶器液位波动过大,可以消除铸坯的表面凹陷缺陷。3、表面裂纹缺陷表面裂纹主要有横向裂纹、纵向裂纹、星型裂纹等。结晶器内初始凝固坯壳厚度不均匀,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会产生纵向裂纹。表面横裂纹一般出现在振痕波谷处。星型裂纹一般在铸坯表面去除氧化铁皮或渣膜后才会发现,与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Cu,同时铸坯表面Fe的选择性氧化,使残存元素(Cu、Sn等)残留,沿

3、晶界渗透形成星型裂纹。保证结晶器内初始凝固坯壳厚度的均匀性是控制纵向裂纹的关键。控制横向裂纹的关键是降低铸坯振痕深度,避免铸坯在低温脆性区弯曲或矫直。控制星型裂纹的关键是结晶器内壁状态是否良好,铸坯温度控制是否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