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1).doc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1).doc

ID:59325715

大小:4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1).doc_第1页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时间讲课人观察人课题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目标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预设目标有五个:正确读写词语;品词、品句、背诵句子、理解文题之间联系;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目标表达规范、清晰。教师在实施这些目标过程中基本能完成这五项目标,但在解释课题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背诵环节没有完成。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来预设,符合该班学生认知水平。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最终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本节课总体教学目标清楚,体现

2、了新课程理念。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无无内容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教材处理是增加,比较合理。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他们都谈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来吗?如果让你结合这两件事来给课文起一个题目,你会起什么呢?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想象”显示教师处理教材的独到眼光。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中学习,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知识归纳、概括比较、情感教育、价值观等都能体现本学科特色。在品词、重点句子学习、朗读指导、体会叶老先

3、生人品方面比较到位。④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容量较为合适;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没有太多注意,该班学生学习效果的区分度无法体现。而花在朗读上的时间较多。如把花在品词、品句中花费的时间节省些,放在最后环节“拓展和作业”会更好。实施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教学前预设讲授、讨论、探究活动、互动;适合学习目标。讲授较为清楚,师生互动较好。但探究性不足,生生互动较少。教前预设较好。在实施时应放手让学生探究,给时间让学生讨论,增加生生互动,效果会更好。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有没有关注学

4、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关注个体学生学法指导方面较少。学习方法指导对于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有启发性。建议关注个体学生学法指导。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以问题来创设情境,如假如叶老先生要见你,你会有怎样的心情。这情境的设置比较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较为自然。评价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有提问与讨论有效。学生回答较为准确到位,讨论时边论边写,教学体现了互动性。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能关注评价信息,有回答、作业、表情肯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的表情让学生积极参

5、与课堂教学。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能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想、敢说、敢动、敢尝试,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及时肯定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资源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利用投影仪投影学生随堂练习,课文重点句子。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学了这篇文章,你对谁的印象最深?从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了这篇文章,你对谁的印

6、象最深?从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恰当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几张幻灯片,说明教师选材有代表性,条理很清晰。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生成了作品资源: 爬山虎不可能总是那么绿着,说明当时这件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看到爬山虎,就会想起叶老先生。想起叶老先生的教诲。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突破了重、难点。教师归纳概括“绿绿的爬山虎”其实就是在比喻叶老先生对我的教诲。让学生体会叶老爷爷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7、?可得到程度如何?无应布置学生课后读一些有关叶老先生和肖复兴的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