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

ID:59342952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_第1页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_第2页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_第3页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_第4页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醇和乙腈的毒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醇和乙腈的毒性在实验室中经常工作的同行们,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我简单介绍一下甲醇和乙腈.乙腈(acetonitrile,ethanenitrile,CH3CN)亦称甲基腈(methylcyanide),分子量41.05,熔点(-43±2)℃,沸点81.6℃,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密度0.7768g/cm3(25/4℃),带芳香气味,但久闻则可致嗅觉疲劳而不易感知其存在。易挥发,24℃时,蒸气压为11.53kPa,蒸气密度1.42g/L,在空气中的饱和浓度为9.6%(20℃,101.31kPa),饱和空气密度为1.04g/L;溶

2、于水,亦易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等混溶,水溶液不稳定,可水解为醋酸和氨;乙腈受热则可释出HCN。【职业接触】乙腈系通过加热乙酰胺和冰醋酸混合液而制备,是重要的工业溶剂,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如苯乙酮、1-萘醋酸、硫胺素等)的介质,也可用作脂肪酸萃取剂、酒精变性剂等。生产过程中可因接触其液体或蒸气而引起中毒。【临床表现】急性职业性乙腈中毒并不少见,国内外均屡见报道。乙腈蒸气具轻度刺激性,故在浓度较高情况下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与氰化氢相比,乙腈虽然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疲倦、乏力等

3、症状,严重时也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昏迷、抽搐等表现,但起病较缓,潜伏期多在4H以上;病情亦不如氰化氢剧烈严重,极少引起猝死;其脉搏心率皆减慢,呼吸亦较慢,面色多呈苍白,常引起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表现乙腈的毒性除与其在体内释出的CN-有关外,其本身及硫氰酸盐等代谢产物的作用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尚无慢性乙腈中毒临床产品。【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乙腈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可靠的乙腈大剂量接触史及临床特点,共同接触者出现类似表现有明显提示作用;及时测定血浆中CN-、SCN-及乙腈含量具有提示作用,是乙腈接触的生物标志物,但不能提示有

4、无中毒及其程度。急性乙腈中毒需注意与工作现场同时存在的其他工业毒物中毒相鉴别,如有机溶剂、窒息性气体,并应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等鉴别。【治疗】急性乙腈中毒的治疗可参见氰化氢节有关内容,但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的剂量可减半。在投用硫代硫酸钠的情况下可早期应用作用较缓的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如对氨基苯丙酮(PAPP),每次口服1片,每4H可重复使用,次日只用硫代硫酸钠维持即可;2日后硫代硫酸钠用量也可减半,3~5日后停药。由于乙腈本身尚有毒性作用,故在投用氰化物解毒剂的同时,尤应积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注意维持心、肺、脑功能,并合理补液利

5、尿以加速毒物排出,减轻肾脏损伤。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32159CAS号75-05-8中文名称乙腈英文名称acetonitrile;methylcyanide别   名甲基氰分子式C2H3N;CH3CN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量41.05蒸汽压13.33kPa/27℃闪点:2℃熔   点-45.7℃沸点:81.1℃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密   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4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40(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于制维生素B1等药物,及香料、脂肪酸萃取

6、等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主要症状为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可有尿频、蛋白尿等。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2730mg/kg(大鼠经口);1250mg/kg(兔经皮);LC5012663mg/m3,8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500ppm,亚心、呕吐、胸闷、腹痛等

7、;人吸入160ppm×4小时,1/2人面部轻度充血。 亚急性毒性:猫吸入其蒸气7mg/m3,4小时/天,共6个月,在染毒后1个月,条件反射开始破坏。病理检查见肝、肾和肺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啤酒酵母菌47600ppm。 生殖毒性:仓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00mg/kg(孕8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进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燃烧(

8、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等主编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纳氏试剂比色法《化工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