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思--慎于行.doc

敏于思--慎于行.doc

ID:59355656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4

敏于思--慎于行.doc_第1页
敏于思--慎于行.doc_第2页
敏于思--慎于行.doc_第3页
敏于思--慎于行.doc_第4页
敏于思--慎于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敏于思--慎于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敏于思慎于行——真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张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和谐共生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的数学教研课,凝神倾听的同时,就课堂教学行进中如何处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引起了我的思考。面对有自主能动性的学生,预设与课堂生成该如何并线,值得我们深思。面对生成如何在课堂上智慧应答,教师应敏于思而慎于行,真正尊重、理解、支持学生原创性学习,真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张力,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和谐共生。现摘录两个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12×10学生结合情境图进行口算生

2、A:12×9=108108+12=120生B:6×10=606×10=6060+60=120师:这两种算法结果都对,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好?生1:生B的太烦,而且看不懂。生2:生A的好,一步一步很清楚,而且简单。师:生B的算法是正确的,但的确比较麻烦,生A的比较清楚而且简单。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算法好?此时学生齐呼:生A的方法。师:好,那么在以后口算这类题目时,就用生A的的方法,当然认为生B的方法也行,也可以用生B的方法。在接下去的练习中,无一人使用生B的方法。【片断二】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出示练习题:

3、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30人,在大市口下了一些人,又上来若干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列出含有字母表示的式子。生1:30-X+X师:谁能列出不同的式子?生2:30-X+Y生3:x师:同一个问题中,一个字母只能表示同一个数,因为下车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不是同样多,所以生2的算式是对的。两个教学片断,都是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作出或正确或错误的回答,师生加以甑别。从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我们不禁会问:1、是尊重体验还是直白告诉课堂上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精彩的,用最简捷明了的方式交给学生。可

4、是这样妥当吗?我们是否把自己知道的不直接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经历、去体验?片断一中,那位学生依据情境图加上自己的联想,把一箱看成半箱而采用的方法,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加以引导问其是如何算的,再和生A的方法算一算,比一比,看哪种方法算得又快又对,通过比较与尝试,学生自然会做出选择。这样做,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引起学生最大的思考?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学生经历了,有了体验也就形成了经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些经验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些经验是学生认识的最佳门径,是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基础

5、。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一个过程,面对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耐心等待学生自我脱壳成长,“等待”是一种智慧。经历不可或缺!自主探索的权利不可剥夺!2、是执行教案还是为了学生发展面对与教案预设不同的答案,片断一,在教师的暗示下,学生揣摩教师的意图,教师采用不是否定的否定,强拉硬拖将学生的答案统于一致。片断二,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把第三个学生晾在一边,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了完成预定的任务,两位教师急于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把学生活生生拉回原先预设的教学轨道。教师对学生发言内容的取舍倾

6、向非常明确,凡是符合预设的答案就”取”,凡是不符合预设的就“舍”。心中只有设定的教案,无视学生的体验与原创性学习。还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基于以上看法我想:1、我们不要只顾课堂的行云流水,更需要重视对自身教学的挑战和对学生思维的磨练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我们往往有意识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拨乱反正”,让学生快速“迷途知返”,追赶下一环节的教学。然而这样,课堂就会像一潭平静的死水,怎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生“个性思考”恰恰是投入平静

7、水面的石子,我们要理性用好学生投来的石子。片断二,对于学生的两种表示方法,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如:组织学生比较30-X+X与30-X+Y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一减一加,为什么30-X+Y正确而30-X+X却不正确呢?30-X+X在什么情况下就正确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认识从简单的判断对与错,走向对字母及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意义的深层次的理解。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流互动的过程,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

8、容,求得新的发现,这样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过程。我们的老师常常为了赶一堂课的任务,为了寻求一种顺畅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的时间。我们常常埋怨如今的孩子不善于思考、没有见解。而智慧的触角、创新的火花不就是在一堂堂“顺畅”的学习活动中泯灭的吗?如果教师勇于挑战自我的教学,经常组织学生比较、讨论、辨析,日积月累,课堂中一定会多了学生观点的争辩,思维的磨砺,教与学一定相长。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