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可能是老规范.doc

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可能是老规范.doc

ID:59369311

大小:1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4

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可能是老规范.doc_第1页
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可能是老规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可能是老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03-1907:54:18

2、  分类: 基本设计理论

3、字号 订阅★规范中关于混凝土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1)《抗规》6.1.14,《高规》5.3.7: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层,地下“侧向刚度”大于首层的2倍。     “侧向刚度”计算方法:无规定。(抗规6.1.14条文说明建议,方案设计时可按层剪切刚度计算,并有计算公式6.1.14-1,6.1.14-2。此公式与下面第4)条高规E.0.1条的层剪切刚度计算公式基本一样,但略有不同)2)《抗规》3.4.2,《高规》4.4.2:抗震设计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上层的70%或上三层平均值的80%(抗规和高规均没有规定“不应”

4、的限值)。“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层剪力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3)《抗规》E.2.1条: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侧向刚度”计算方法:无规定。(转换层首层和三层及以上时,下面第4)、6)条已有规定,且比本条严格。所以本条仅适用于转换层在第二层的筒体转换结构。其他类型的二层转换结构,也可参考本条规定。  4)《高规》E.0.1条:转换层在首层时,二层与首层的“等效剪切刚度”比宜接近于1,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等效剪切刚度”计算方法:公式E.0.1-1~E.0.1-3。(只考虑剪切变形的层剪切刚度)5)《高规》E.0.2条:转换层在二

5、层及以上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的 “等效侧向刚度”比(将转换层及下部楼层看做整体,将转换层上部基本相同高度的若干楼层看做整体),宜接近于1,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公式E.0.2。(求顶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倒数的层剪弯刚度)6)《高规》E.0.2条:转换层在三层及以上时,转换层本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60%。“侧向刚度”计算方法:无规定。★SATWE的解决方案  ◆程序提供的三种算法·剪切刚度:按照《抗规》6.1.14条文说明中剪切刚度计算公式。      特点:计算简单,不能考虑有支撑的情况,不能考虑剪力墙洞口高度对

6、层刚度的影响·剪弯刚度:单层加单位力的楼层剪弯刚度。特点:计算复杂,适用所用情况。·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特点:计算简单,概念明确。如果结构平面中的洞口较多,这样会造成楼层平均位移的计算误差增加,此时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来计算层刚度(即使没有定义弹性楼板,楼板开洞也可能产生不与楼板相连的弹性节点,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后,楼层内所有节点被强制同步)。选择剪切、剪弯层刚度时,程序默认楼层为刚性楼板。  ◆选择总体思路·只要计算地震作用:一般应选择第3种层刚度算法·不计算地震作用:对于多层结构可以选择剪切层刚度算法,高层结构可以选择剪弯层刚度;对于有斜支撑的钢结构可以选择剪

7、弯层刚度算法。 ◆对应上述6条规定,SATWE计算时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的选择1)“剪切刚度”或者“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注意:如果选择“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计算时不能考虑回填土的约束作用。2)“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3)“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4)“剪切刚度” 5)对于转换层在二层及以上的情况,satwe没有按照高规E.0.2条,将转换层上下部相当高度看做整体的力学模型来计算其等效侧向刚度(程序实现上较为困难),而是分别各楼层的侧向刚度,然后按照单自由度刚度串联简化公式1/K=∑(1/Ki)计算转换层上下部的等效侧向刚度。各楼层的侧向刚度计算,

8、计算地震作用时选择“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6)“地震层剪力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设计建议对于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者satwe与规范计算方法不同的情况,最好按照不同刚度模型计算,并满足规范要求。★复杂结构的层刚度比层刚度比即结构必须要有层的概念,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结构,如坡屋顶层、体育馆、看台、工业建筑等,这些结构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本层根本没有楼板,所以在设计时,可以不考虑这类结构所计算的层刚度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