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

ID:593725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_第1页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_第2页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_第3页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_第4页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问题探究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业的命脉,抓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也只有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地位;问题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为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农田水利也要采取相应措施。目前,农业节水进度远不适应日趋严重的干旱缺水形势,必须加大节水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以后,普及农村自来水已逐步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

2、农村水域污染,地下水超采以及草原沙化,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田水利新的工作内容。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1.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8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1.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

3、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1.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

4、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1.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8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

5、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1水资源严重短缺8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³,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30年仅该地区就将缺水250~460亿m³;西南山丘区降水相对丰富,但蓄水能力不足,存在“工程型缺水”;一些地表水量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污染加剧,存在严重的“水质型

6、缺水”;沿海发达地区淡水资源不足,许多城市出现饮用水困难。我国目前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全国来水减少、污染加剧、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已达极限、部分地区出现水生态危机的条件下,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避免同水危机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最重要议题,也已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政治问题的中心议题之一。2.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尽管我国农

7、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相对于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我国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我国农田

8、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改革开放前,在支撑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农业投资尚能占到整个国有单位投资比重8的5%以上,到1995年,不考虑严重的“农转非”现象的条件下,农业投资也只有2%。1980年后,年均新增供水能力比1979年前减少了近3/4,县原有工程因缺乏维修管理资金而效益衰减严重。另一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