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

ID:59391855

大小:11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5-29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_第1页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_第2页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_第3页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_第4页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读书笔记(基础理论课)课程名称: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学科专业:光学工程学生姓名:王聪娟导师姓名:邵建达、范正修入学时间:2005年9月2007年12月10日目录1.引言22.离子束沉积(IBD)薄膜原理32.1离子束的输运及非热平衡沉积过程32.2惰性气体离子的气种效应42.3离子束轰击固体表面引起的重要效应53.IBSD薄膜技术及应用83.1控制生长薄膜结构及性质的方法83.2薄膜结构与薄膜内应力93.3IBSD薄膜技术的典型应用94.双离子束溅射沉积(DIBSD)薄膜技术105.IBRSD薄膜

2、方法及应用106.IBAD薄膜方法及应用126.1离子轰击对生长薄膜的基本作用126.2IBAD方法概述146.3IBAD光学薄膜的应用161.引言本读书笔记主要参照《离子束沉积薄膜技术及应用》撰写的。本书系统地介绍了IBD薄膜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重点放在技术基础论述、制备方法研究和应用方面,展现出了IBD薄膜技术丰富的科技研究与应用硕果。为读者提供了可直接引用的方法、数据及结果。由于该书内容详实,涉及面广。根据本人研究方向的需要,就感兴趣的离子束沉积薄膜原理及IBAD薄膜方法及应用两个章节做了细致深入的阅读,并写了该读书笔记。2.离子束

3、沉积(IBD)薄膜原理2.1离子束的输运及非热平衡沉积过程2.1.1运行离子的碰撞现象在离子源发射的离子到达靶面所经历的输运过程中,离子与气体原子或与其他粒子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碰撞。其中,最重要的碰撞形式是Ar+离子与Ar原子之间的谐振电荷交换碰撞,表现出较大的碰撞截面或较小的平均自由程。当输运中的离子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时,离子将损失其部分能量。离子每运行谐振电荷交换碰撞平均自由程的10%,约损失其携带能量的10%,当离子运行距离为平均自由程的80%~85%时,已接近损失其携带的全部能量。发生谐振电荷交换碰撞后,Ar+离子的能量损失截面σE和

4、动量损失截面σP的近似数学表达式分别为式中:z为离子的原子序数;Ei为离子能量。2.1.2非热平衡条件下的IBSD薄膜原理与其他沉积薄膜方法相比,IBSD薄膜过程处于典型的非热平衡状态。控制IBSD薄膜结构及性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离子能量,若按玻耳兹曼常数k=1.38×10-23J/K所表示的物理量纲含义,可将离子能量折算为等效温度,则1eV能量的等效温度为11600K,表明用离子能量标定的等效温度极高。用宏观等效温度来标定离子能量的物理依据是微观的离子“热峰”现象。在离子轰击材料表面的微小作用点上,部分离子能量瞬间转变的热产生脉冲式高温,该温

5、度比沉积薄膜过程的宏观温度(5℃~800℃)高4个数量级以上。因此,在IBSD薄膜系统中,离子溅射材料靶与沉积粒子生长薄膜过程处于极端非热平衡状态,维持这种状态稳定存在的条件就是离子与溅射原子的稳定能量差。正因为IBSD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离子和溅射原子的能量及通量,以及系统构件的温度,因而使低温生长薄膜的非热平衡过程成为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之一。2.1惰性气体离子的气种效应在IBSD薄膜过程中,使用种类不同的惰性气体离子束会使溅射沉积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质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惰性气体离子的气种效应。本节专门提出和分析气种效应是为了研究以下重要内容

6、。(1)不同种类离子轰击靶面形成快速气体原子的差异。(2)了解气种效应改变溅射粒子通量的构成。(3)气种效应特别能引起薄膜哪些微结构及性质的变化。(4)因轰击靶的惰性气体离子种类不同而引起溅射原子通量角分布有何变化,进而如何改变沉积薄膜厚度的分布。(5)不同种类的快速气体原子形成薄膜含气量的差别。(6)轰击靶的不同种气体离子在靶面产生的快速气体原子的数量及性质会出现哪些变化。综合上述需要研究的内容,可将惰性气体离子束产生的气种效应归纳如下:2.1.1薄膜中掺气的气种效应迄今为止,依据相关的理论和不同的实验,许多学者对IBSD薄膜过程的掺气机理

7、提出了各种看法,其要点可归纳如下。(1)轰击金属靶的离子引起靶表面原子发生级联碰撞动量交换过程,在产生溅射原子的同时,入射离子在金属靶面激发二次电子,其中一定数量的离子与二次电子在靶面发生三体复合过程,形成快速气体原子,以背散射方式射离靶面和参与轰击生长薄膜过程,其中的一部分将会掺入生长薄膜。(1)入射金属靶面的部分离子可浅层注入靶表面晶粒间的空隙中。随着离子束溅射靶面,这些浅层注入的离子又被溅射出来,形成溅射快速气体原子参与轰击生长薄膜过程,其中的一部分掺入生长薄膜。(2)如果入射金属靶面的离子能量高于形成金属离子所需的电离能,那么在离子碰

8、撞金属原子瞬间,脱离金属原子的电子可转给入射离子,使电离态的离子返回基态形成俄歇中和原子。俄歇中和过程将入射靶面部分离子转变为快速气体原子,并参与轰击生长薄膜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