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

ID:59406048

大小:559.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9-19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_第1页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_第2页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_第3页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_第4页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章阴阳五行1阴阳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阴阳五行暨南大学医学院刘红杰中医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原始意义: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引申意:气候的寒暖古代思想家的应用: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属性空间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亮度运动状态阳天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明亮上升动兴奋阴地夜秋冬寒凉湿润重晦暗下降静抑制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周代西周时期的诗歌中已有“阴阳”一词的多处记载,如《诗经·大雅》中就有“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记叙。《周易》中的易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表示阴;“─”表示阳。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

2、了阴阳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的“六气病源说”。中医学的阴阳概念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主要用以标明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说明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对阴阳概念需要着重理解的几点1.对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有其特定标准,不可随意对换阴阳双方的属性。“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张介宾注:征,证也。兆,见也。阴阳不可见,水火即其证而可见也。2.相互关联的双方才可以用阴阳来表示,否则不可以用阴阳标示。也就是说,阴阳的适用有其

3、特定范围。×阴阳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例如:动静(2)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平旦:清晨。合夜:黄昏向黑夜过渡之时,即暮夜。鸡鸣:指丑时,相当于半夜一至三点。张介宾注:“冬之鸡鸣

4、在丑,阴之极也。”(3)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若比较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发生改变。例:夏秋相比,秋属阴。秋冬相比,秋属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一)对立制约对立,指阴阳的属性特征而言。制约,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立斗争使事物发生发展;相互制约,使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又不至于太过。阴阳双方对立制约,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维持着一种平衡状态。例1: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

5、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例2: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阴↑→阳↓,阴胜则阳病;阳↑→阴↓,阳胜则阴病。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二)互根互用互根,指阴阳各以相对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独存在。如:明与暗、上与下。互用,指阴阳双

6、方不断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如:兴奋与抑制、气与血。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以互根为前提。(三)消长平衡消,减少;长,增加。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的不断变化。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明疾病的发生。平衡,健康失衡,疾病阴阳消长的形式(2类8种)1.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

7、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2.阴阳皆消皆长: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转化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四)相互转化阴阳转化的形式(2种)渐变: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突变:夏季酷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