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

ID:20334151

大小:26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2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1页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2页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3页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4页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阴阳五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绪论关键性问题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第一节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内伤病)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

2、专书4.《神农本草经》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刘完素(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补土派张从正(子河)—攻邪派朱震亨(丹溪)—养阴派金元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3.温病理论的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

3、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第二节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辨证论治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征—体征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辨证—将

4、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证:表现为一组症状、体征(证候)的一种个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简称个体反应状态。(侯灿)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第一章阴阳学说关键性问题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内容阴阳学说

5、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二)阴阳的对立制约《类经附翼.医易

6、》:“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三)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阴阳的消长平衡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此长彼消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五)阴阳相互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属阴,六腑为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失调阴

7、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调整阴阳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

8、(寒性方药)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第二章五行学说关键性问题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一、五行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