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

ID:5940804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7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_第1页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_第2页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_第3页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_第4页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热处理知识点概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以大于临界冷速的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淬火目的: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结构钢通过淬火和高温回火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的配合;弹簧钢通过淬火和中温回火后,可以获得很高的弹性极限;工具钢、轴承钢通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可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对某些特殊合金淬火还会显著提高某些物理性能(如高的铁磁性、热弹性即形状记忆特性等)。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分类——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2、、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加热表面淬火、离子束加热表面淬火、盐浴加热表面淬火、红外线聚焦加热表面淬火、高频脉冲电流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和太阳能加热表面淬火。单液淬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投入一种淬火介质中,使之连续冷却至室温(图9-1a线)。淬火介质可以是水、油、空气(静止空气或风)或喷雾等。双液淬火——双液淬火方法是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先投人水中快冷至接近MS点,然后立即转移至油中较慢冷却(图9-1b线)。分级淬火——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先投入温度约为MS点的熔盐或熔碱中等温保持一定时间,待钢件内外温度一致后再移置于空气或油中冷却,这就是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奥氏体化后淬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冷

3、却介质中等温保持使钢发生下贝氏体相变的淬火硬化热处理工艺。等温淬火与分级淬火的区别是:分级淬火的最后组织中没有贝氏体而等温淬火组织中有贝氏体。。。根据等温温度不同,等温淬火得到的组织是下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混合组织。(二)回火--将淬火后的钢/铁,在AC1以下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回火的目的:为了稳定组织,减小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的适当配合,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第一类回火脆性:①淬火钢在250~400℃回火后出现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为低温回火脆性。几乎所有工业用钢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类

4、回火脆件,而且脆性的出现与回火时冷却速度的快慢无关。第二类回火脆性:①指合金钢(含有Cr、Ni、Mn、Si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并在450~650℃回火后产生低韧性的现象,也称为高温回火脆性。。。。。回火后缓冷促进回火脆性,而快冷抑制回火脆性。(三)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如果终锻温度比较高和锻造后冷却速度比较慢,会出现网状碳化物的缺陷。这种网状碳化物在球化退火时不易被消除,需要在球化退火前用正火工艺进行消除。(四)退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

5、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如炉冷、坑冷、灰冷等)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退火作用——退火过程使组织由非平衡向平衡过度,它可以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消除铸造偏析,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减小变形,防止开裂;降低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能,一般硬度的最佳切削范围为170~230HB;提高塑性,便于冷变形加工;消除淬火后的过热组织以便再进行重新淬火;脱氢,防止白点等。6.5.3退火工艺的分类⑴去氢退火——溶解于固溶体中的氢,容易造成钢中出现白点缺陷。为了消除大型锻钢件中出现白点缺陷而进行的退火,称为去氢退火(又称为消除白点退火)。⑵再结晶退火: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

6、以上保持适当的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形核,转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再结晶退火⑶等温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到高于Ac3的温度,待奥氏体转变完成并基本均匀后,较快地冷却到低于Ar1以下的某个温度,等温保持足够长时间,使珠光体转变完全,然后出炉空冷(或油冷、水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等温退火。⑺球化退火——:使钢获得弥散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的颗粒状碳化物组织(粒状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称为球化退火。目的:1.便于切削加工:207~229HBS2.为淬火作组织准备:粒状珠光体在加热时渗碳体不容易溶解,得到含碳量为0.45%~0.6%左右的A+未溶渗碳体,渗碳体呈

7、细小球状均匀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奥氏体晶粒非常细小,淬火后得到隐针M和均匀分布在M上的未溶碳化物,硬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都很高。⑷低温球化退火——:将钢材或工件加热到Ac1以下10~30℃左右,长时间保温(一般90~100h)后缓冷至450~550℃后出炉空冷,以获得粒状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称为低温球化退火。⑸一次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l与Accm(或Ac3)之间,一般稍稍高于Ac1温度,充分保温一定时间(2~6h),然后缓慢冷却至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