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技术要求.doc

给排水技术要求.doc

ID:59430633

大小:5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给排水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给排水技术要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给排水技术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室内给水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能小于0.6MPao1.金属及符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分钊I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2.塑料给水管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渗不漏。二、室内给水系统通水试验记录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1.水嘴、阀门的开启、关闭灵活,其他附件(如减压阀)工作正常。

2、2.水流通畅,管路无异常现象,管道接口无渗漏。3.各配水点的水压满足设计要求。三、室内给水系统冲洗记录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试验。1.给水管道冲洗前,应将管道上安装的流量孔板,计量表等阻碍污物通过的设施临时拆除,用临时.短管接好,待冲洗合格后再按原样安装。2.管道冲洗应采用设计提供的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连续进行,直到出水口处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浊度、色度相同为止。四、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压力试验记录1.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能小于0.6MPa2.试验压力下10分钟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

3、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五、消火栓试射试验记录1.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消火栓试射试验。2.室内消火栓试射应选取屋顶层试验消火栓和首层两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屋顶消火栓试射可测出流量和压力,首层两处消火栓试验试射可检测两股充实水柱的长度和消火栓应达到最远点的能力)3.充实水柱长度的测定: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水柱水量穿过38cm圆圈处的一段射流长度。4.顶层和首层的消火栓试射应分别记录。六、室内排水管道灌水试验记录1.隐蔽和埋地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应低于低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低层地面高度。

4、灌满15分钟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分钟,液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七、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1.排水水平干管、主立管应进行100%通球试验。2.管道试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应采用轻体、易击碎的空心球体进行,通球率必须达到100%3.立管应自立管顶部将试球投入,投球后注水,在立管底部引出管的出口处将试球冲出。1.通球试验以试球通畅无阻为合格,若试球不通的要及时清理赌赛物并重新试验,直到合格为止。八、热交换器压力试验记录热交换器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做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采用不低于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

5、0.4MPa;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分钟内压力不降,不渗不漏。九、卫生器具满水试验记录卫生器具交工前应作满水试验,要求卫生器具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排水畅通。十、卫生器具通水试验记录1.卫生器具排水畅通。2.打开配水点足量放水,如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的流量时必须进行100%满水排泄试验,排水试验水量必须达到器具溢水口处。3.器具溢水口排水畅通。4.各接口无渗漏。H^一、地面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记录1.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惕通。2.地漏低于排水表面,清扫口与地面齐平。3.地漏水封不得小于50mm4.地漏及地面清扫口周边无渗漏Q十二、散热器压力试验记录

6、(暖气片)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安装前应作水压试验,如设计无要求时,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2〜3分钟内,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十三、室内采暖系统压力试验记录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做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2.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o3.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7、0.2MPa做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4.检查方法:(D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小时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肘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