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

ID:5943740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_第1页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_第2页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_第3页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通过子宫肌瘤剔除与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激素(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65、1.04,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性

2、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4.15、3.71,P0.05),具有可比性。1.2手术方法4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影响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通过子宫肌瘤剔除与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激素(E2、FS

3、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65、1.04,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4.15、3.71,P0.05),具有可比性。1.2手术方法4为了保证对比的科学性,手术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操作,两组患者均选择开腹手术:子宫全切手术:(1)切口与探查:取下腹正中切口,开腹后依次自上腹至盆腔探查腹腔各脏器。排垫肠管,暴露手术野。(2)固定子宫:用两把大弯止血钳夹持两侧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以利于手术时牵拉子宫,同时避免因手术挤压使

4、肿瘤细胞由卵巢血管向远处扩散。(3)切断、结扎骨盆漏斗韧带:于骨盆漏斗韧带处剪开阔韧带前、后叶,前叶剪到圆韧带处并将其切断、缝扎之,后叶剪到宫骶韧带处。游离骨盆漏斗韧带并钳夹、切断,残端双重结扎。此时应仔细辨认并避开输尿管。接着锐性分离子宫旁组织达子宫动、静脉处。(4)分离膀胱阴道隔:将子宫向患者头部方向牵拉,暴露子宫膀胱反褶,沿阔韧带前叶切口顺延剪开膀胱腹膜反褶直达对侧,将膀胱锐性推离子宫下段、子宫峡部和阴道穹隆部相当于宫颈外1∶3水平[4]。(5)分离直肠阴道隔:将子宫向耻骨联合方向牵拉,暴露

5、子宫直肠窝,沿阔韧带后叶切口顺延横过剪开子宫直肠窝腹膜反褶直达对侧,剪开后腹膜,以手指紧贴阴道后壁钝性下推直肠达宫颈外口水平。(6)处理宫骶韧带:以压肠板或纱粒将直肠向后上方推压,将子宫向耻骨联合方向牵拉,两侧宫骶韧带便伸张易辨,于贴近宫颈处钳夹、切断、缝扎双侧宫骶韧带。如宫骶韧带组织柔软,则骶韧带可与主韧带同时处理,此暴露步骤可略。(7)处理子宫血管:将子宫向一侧牵拉,暴露对侧子宫血管,在子宫下段峡部水平处钳夹、切断、缝扎子宫动、静脉。此步骤应在膀胱被充分推离宫颈后进行,否则易误伤输尿管。(8)

6、处理主韧带及阴道穹隆旁组织:于子宫血管断端内侧分次钳夹、切断、缝扎主韧带及阴道穹隆旁组织。(9)切断阴道,缝后阴道残端:于阴道穹隆处环形切断阴道壁,切出子宫。阴道断端以碘酒、酒精、盐水依次消毒后,以I号络制肠线连续锁扣缝合[5]。(10)重建盆腹膜: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野后,连续缝合盆腹膜、腹壁各层,清理腹盆腔,复位肠管逐层缝合腹壁各层,结束手术。腹式肌瘤剔除术基本操作过程同子宫全切组,在处理肌瘤时才有肌瘤剔除术,而不是子宫全切术,本术式具有操作简单、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存在某种好发

7、肌瘤的倾向,原有的肌瘤剔除后新的又长出来,以及术时遗漏的微小肌瘤术后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又长出来等原因。1.3观察指标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期观察卵巢功能。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4.15、3.71,P4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

8、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据尸解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患者有子宫肌瘤。但很多患者因无症状,或肌瘤较小不易发现。因此据临床资料肌瘤的发生率仅为4%~11%[6]。子宫肌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据以下事实,一般认为主要与女性激素刺激有关[7]。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生育年龄,肌瘤持续生长,绝经后肌瘤则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子宫肌瘤常合并与雌激素有关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癌等疾病;妊娠期肌瘤生长迅速,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