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ID:5945418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_第1页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_第2页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及管理措施1概况目前拥有x台锅炉,×机组的发电生产能力,与2000年10月并网发电。电厂现有人员265人,其中一线作业工人有20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75.00%,一线职工均不同程度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卫生工作具体由经营室负责,设置1名职业卫生兼职人员,负责全厂的职业卫生工作。医院承担厂内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应急救援医疗等工作。2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根据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及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知该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有粉尘、噪声、振动、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以粉尘

2、、噪声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1粉尘(煤尘)对主要产尘及粉尘危害较大的作业点进行监测,经过全厂监测粉尘作业点粉尘(煤尘)浓度监测结果均符合TWA国家标准。3.2噪声测试结果对产生噪声的主厂房锅炉巡检,汽轮机组,除尘巡检噪声测试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低于85dB(A)。3.3职业病发病情况  自电厂投产以来职业健康体检资料显示,全厂接触粉尘和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277人,未检出尘肺和耳聋病例。 4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3  4.1防尘措施①输煤系统控制措施:输煤系统煤尘治理采取“以水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各系统均采用了密闭措施

3、,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点,如煤场和各条带式输送机尾煤槽出口处均有喷雾水管进行喷雾,从而控制煤尘飞扬。在除氧间各楼层及运煤系统各栈桥、转运站、碎煤机室及煤仓层考虑用水力清扫地面,在各转运站煤点,碎煤机落煤点,煤斗间落煤点等处均设有除尘装置。②除灰系统的粉尘治理措施:在产生粉灰顶部设置袋式除尘器。锅炉系统采用先进微负压循环硫化床锅炉,炉体密封措施完善,运行人员配备防尘口罩,以清除锅炉集灰,并兼管煤仓间给煤机层和皮带层的积尘清扫。  4.2防噪声措施在设备选型时,选购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装置减声和消声器,烟道设计注意了布置合理,流道顺畅,

4、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管道和阀门合理设置和选用支吊架,加高保温层,防止和减少由于振动、漏气、湍流、气蚀等原因产生冲击波引起的噪声,集控室与隔声走道连通,与汽机房的水平连系亦通过该隔声走廓,室内隔音吊顶贴装吸音板,在送风机吸风口,锅炉排气口和安全阀排气口均安装消音器,减少和消除噪音对人体危害。  4.3防毒措施对产生和散发有害气体的危化品作业场所均考虑了加强通风换气,并设置密封和通风设施。5、职业病危害防护运行管理5.1电厂领导3应该注重职工的作业环境。比如通风、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这些必备的设施必须健全,还应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

5、检查结果通报本人,对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比较严重的岗位,操作工要实行“轮岗”,将受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以保证职工的健康。5.2提高职工的素质。首先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一些常用化工原料的性状和基本的防护知识;对一些重要岗位、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的学历必须控制在高中或职高以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5.3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及健康监护制度。5.5对粉尘浓度高,危害较大的作业点,如卸煤灰库、输煤系统实行重点管理,进一步加强

6、粉尘控制措施,定期监测,并严格执行操作管理制度,加强个人防护。5.6对接触噪声人员发放耳塞或耳罩,并督促工人在工作时佩戴。5.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要求,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及上岗前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档案。2009、1、2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