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

ID:594618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_第1页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_第2页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_第3页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_第4页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妙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对“生成性资源”给予巧妙利用.一、善于倾听动态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也不可能一定按预设顺利进行,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我们想象的意外回答.因此课堂上教师需认真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

2、,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等,去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法,把学生顺应教师的教变为教师顺应学生的学,使课堂更显动态性与生成性.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一番铺垫后:“大家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吗?”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5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拼成长方形.师:那么为什么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行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试一试.在上述教学过程中,

3、学生的“倒行逆施”,打乱了教师的设想,打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面对这种现象这位教师认真倾听后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面对,并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随机调整教学方向,使原本让学生探究结论的教学变成了现在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去重新组织学生活动.二、善于捕捉动态资源,去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上需要开启教师的慧眼,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神情、动作等.例如,在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时:“每件上衣90元,每条裤子50元,每套(上衣和裤子合买)120元.买3件上衣和3条裤子花多少元?如果买3件上衣和4条裤子花多少元?”这是一道灵活解答的实际

4、问题,多数孩子都是这样计算的:90×3+50×3=420(元),却忽视了买3件上衣和3条裤子,按套买会比较便宜.于是,老师让孩子们停了下来,准备提醒他们一下.5学生读了一遍题目,老师左右手各伸出三个手指,再次加以强调:“3件上衣、3条裤子花多少元?”本想从问题入手,推出3套的概念.这时,老师发现有一名学生用6根圆乎乎的小手指正用力地两两配对,而自己刚才讲课时左右手是分开比划的,这是多么形象的3套!老师马上叫这名学生站起来向大家展示,并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配对,学生一语道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处,其他学生都纷纷伸出手指仿效,并很快理解了

5、买3套更为便宜,到了第二问求买3件上衣和4条裤子花多少元时,孩子们手指配对,3套余1条裤子立即呈现在眼前,教学难点在学生玩弄手指间不攻自破.这一教学中教师抓住了这个意外生成的资源,及时的捕捉“生成性资源”,为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三、正确处理学生错误,去把握教学的重点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回答.对此,教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轻易地判断对与错,更不能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捧上,而应在选择生成性材料时分清主次,以敏感的思路着手组织能突破重点的反馈材料,进行既有确定性的,又有弹性的反馈.例如

6、,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因数的概念,找出1,2,3,4,5,6,18的因数,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纳成下表:5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提问:“按照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成几类?”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于是,有的学生说分成两类:有1个或2个因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有1个、3个、5个……奇数个因数;2个、4个、6个……偶数个因数.也有的学生说分成三类.出现了“错误”的生成性资源,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选择了让学生看书的办法,去看看书上是怎样分的?然后请学生说出,同时老师板书:1既不

7、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质数(2、3、5);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叫合数(4、6、18).确定应分成三类,抽象概括出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征.掌握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这样的反馈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看书的好习惯.四、巧用老师的失误,去体现教学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教师的失误,教师若能借助自己的灵感恰到好处地随机应变,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还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如图),板演为:8×5÷2.教师发现后正想擦掉重

8、写,突然灵机一动,改变了主意,马上调整了心态,故作镇定立即问学生:“你们说对吗?”将问题踢向了学生,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并引起了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注意.老师抓住这瞬间的机遇,作出及时调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5总之,课堂资源无处不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