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

ID:594623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9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_第1页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_第2页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_第3页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_第4页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解析  摘要:沥青公路路面因具有行车舒适性、养护方便等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对于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公路性能稳定、行车安全的关键,但是在公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很多病害。本文中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对沥青公路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进行阐述,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关键词:沥青公路;路面病害;成因;防治;修复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某公路为一级公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下面层仅铺设了8cm

2、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在通车以后各路段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尤其是先导段和一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情况尤其严重。根据公路建设部门要求,决定对该公路进行病害修复。一、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及分析8随着该高等级公路建成全线通车以后,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且重载车辆增多,先导段和一期工程沥青路面局部破坏严重。经调查多处破损路段病害结果显示。路面纵横向裂缝严重,雨水沿缝下渗形成唧泥,并有少量网裂和高填土路段沉陷。经过对路面结构钻芯取样检测,基层钙化良好,说明路面基层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为了及时对该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

3、维修及防治,指挥部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原路的病害进行了调查,主要的病害有:路面裂缝、路面车辙、路面涌包和坑槽沥青路面松散、沉陷、剥落等。经分析造成路面缺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超载、交通量大、重载车多是造成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二灰碎石是一种半刚性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干燥收缩与温度收缩,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同时二期工程二灰碎石掺入少量水泥,产生收缩裂缝,随着雨水下渗,在交通流量大、重载车辆多的情况下加速了公路裂缝的发展,出现唧泥、坑槽或沉陷等病害现象。二、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修复1、

4、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8(1)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低面裂缝。(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

5、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园地基或路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2、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由于地质较差,及路基压实度不均匀,产生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另一种情况是二灰结石基层及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

6、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经调查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3、龟裂8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同时,路基部分密实度不够,路面基层温差涨缩,混合料级配控制不严,超速、超载、荷载的反复碾压,剪切冲击作用下,也易形成路面裂缝。如不及时处理,雨水渗入到基层易形成翻浆、坑槽,严重影响了路面质量。4、修复方法沥青路面非路面结构引起的裂缝处理方法:裂缝小于6mm可不留

7、开槽直接灌缝,需用吹风机吹净裂缝;裂缝大于等于6mm用扩缝机扩缝,扩缝机割缝后,用空压机吹净尘屑后灌缝。路面灌缝受开槽深度,槽壁干燥度、清洁度、施工气温、灌缝材料等因素影响。为保证灌缝效果,灌缝机、开槽机、吹风机国产进口设备都可,但必须保证清缝宽度、深度和清洁度,灌缝后撒干水泥粉混合砂养生后,再开放交通。三、路面车辙修复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

8、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沿江高等级公路车辙形成原因主要是车流大,超载车多,载荷接触区夏季磨擦温度高达60℃以上。接近超过沥青软化点指标。再者受施工石质材料级配和路面基层结构的影响及荷载冲击作用,易形成车辙。车辙修复时,宜采用小型铣刨机铣6cm,宽度为整个车道,洗净清理完毕后,重新铺筑磨耗层,以达到路面平整度效果。四、沥青路面涌包和坑槽8沥青路面涌包是在荷载的推挤碾压作用下,沥青混和料结构层变形或是路面基层破坏形成的。如果是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