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ID:5946355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_第1页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_第2页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_第3页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_第4页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甲酸在皮肤病中的应用在皮肤科治疗的发展史中,存在着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抗生素的应用;第二次革命是指激素的应用;第三次革命就是维甲酸的应用。维甲酸又叫维生素A酸或者维A酸,是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在多种组织的形态发生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甲酸根据结构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非芳香性的维甲酸,代表药物是异维A酸;第二代是单芳香性维甲酸,代表药物是阿维A;第三代是多芳香性维甲酸,代表药物阿达帕林。维甲酸的发展和应用最早是在1946年合成维A酸,1955年合成异维A酸,到1959年开始外用。1

2、960年德国皮肤家Stüttgen开始外用于各种角化不良及角化过度性皮肤病。到1982年美国FDA批准异维A酸口服治疗痤疮,此外还有阿维A治疗银屑病和贝占罗汀治疗蕈样肉芽肿中的某些病例。国内最早广泛应用的维甲酸是异维A酸,由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原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商品名叫泰尔丝,1995年上市,至今已经应用了十多年。合理用药原则现在有许多类型的维甲酸都已经在应用中,据报道维甲酸可以应用于几十种皮肤病的治疗,现根据经验以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原则介绍如下。目前比较常见的可以应用维甲酸治

3、疗的疾病有:痤疮、银屑病等角化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皮脂溢出性疾病等。痤疮根据皮肤损害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痤疮,在FDA批准系统应用的维甲酸中,只有异维A酸对痤疮具有良效,且自从1982年FDA批准以来,异维A酸已经成为了痤疮治疗的“金标准”药物。重度痤疮包括结节型和囊肿型的痤疮可口服异维A酸0.5~1mg•kg-1•d-1,一般8周内显效;轻度和中度痤疮可用间歇冲击疗法治疗,口服异维A酸0.5mg•kg-1•d-1治疗1周,每月用药1周,连用6个月。经临床评价,其治愈率为88%,总有效率为98.2

4、%。对于轻度的痤疮也可以外用维甲酸治疗,目前常用的有全反式维甲酸(0.025~0.05%)、阿达帕林(0.1%)、他扎罗汀(0.5%~0.1%)和维胺酯(0.3%),外用维甲酸可与抗菌药同时服用,以减轻炎症反应。银屑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阿维A,阿维A对于红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的疗效较好,而对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的疗效较差,需要联合用药。异维A酸也可治疗银屑病,尤其对脓疱性银屑病(包括掌跖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脓疱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不错,对于育龄期的妇女可优先考虑。蕈样肉芽肿(MF)的治疗也可选择维甲酸,

5、异维A酸、阿维A和贝占罗汀,主要用于红斑期和斑块期MF患者。应用维甲酸治疗毛囊角化病(Darierdisease达里耶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角化不良性皮肤病。)()时,异维A酸比阿维A疗效好,推荐剂量:0.5~1mg•kg-1•d-1。此外还有毛发红糠疹、鱼鳞病等也可以用维甲酸治疗。对于皮脂溢出性疾病如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以及酒渣鼻等主要选用异维A酸治疗。在其他的一些皮肤病中也可以用维甲酸治疗的诸如皮肤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结节病、硬皮病、环状肉芽肿等

6、等。不良反应在维甲酸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唇炎、皮肤干燥等,多为一过性,停药就可以恢复。维甲酸的致畸性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所有的维甲酸都有此副反应,但不同的维甲酸避孕时间也是不同的:异维A酸需要避孕三个月,是所有维甲酸中避孕时间最短的;维胺酯需要避孕六个月;阿维A和阿维A酯都需要避孕两年。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异维A酸应避免与四环素、强力霉素等合用,以免引起脑内压升高,造成假性脑肿瘤的发生。警惕维甲酸综合征  全反式维甲酸(ATRS)已被广泛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缓解率高达90%,且不易引

7、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不抑制骨髓造血,副作用较轻。然而少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全反式维甲酸(ATRS)后出现心、肺、肾等脏器受损,有人称之为维甲酸综合征,应予注意。  维甲酸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水肿、低血压、肺浸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酷似严重肺部感染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全反式维甲酸(ATRS)引起血清粒细胞刺激因子增高,促使细胞由G0期进入增殖期,导致白细胞增多有关,而过多的白细胞浸润肺部、胸膜、心包等可引起心、肺等脏器受损。此外,维甲酸

8、综合征的发生可能还与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释放一些蛋白酶、粘附因子表达增加有关。  维甲酸综合征的防治常用皮质激素、白细胞单采术、羟基脲或小剂量化疗及停用或减量使用全反式维甲酸。现认为在用全反式维甲酸时合用皮质激素,可降低维甲酸综合征发生。全反式维甲酸的剂量减少至15~25毫克/日,也可减少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服用维甲酸注意事项:除注意其ADR外1.内服可产生头痛、头晕(50岁以下病人较老人为多)、口干、脱屑等不良反应,控制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