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

ID:59468573

大小: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2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_第1页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_第2页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_第3页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_第4页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聆听智慧--如沐春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聆听智慧如沐春风-----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齐河县第三实验小学吴健2015年3月28、29日,我有幸去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丁雪飞、薛法根、宋运来、何绮华、魏星、李伟忠六位特级老师分别为我们上了一节示范课,并做了报告。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聆听名师的教学报告,让我们回味无穷,收获很大。 六位特级教师执教的课例体裁有所不同。魏星老师执教的是《讲故事的人》,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是《鞋匠的儿子》,宋运来执教的是微课程童漫作文《急吼吼》,何绮华老师执教的是《看绘本学写作》,丁雪飞老师执教的翻转课堂《黄果树瀑布》,李

2、伟忠老师执教的《包公审驴》。特级教师教学风格不同,课堂上精彩不断。何老师循循善诱,宋老师激情四射,薛老师厚实稳重,丁老师清新有活力等。六位老师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奥妙。第一节课开始了,是由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丁雪飞老师执教的《黄果树瀑布》。在课前,我从声音微弱的话筒里隐约听见丁老师在跟学生们讲一些好像是小练习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翻转课堂”中的第一部分“前置性学习”的作业单。丁老师更是向我们介绍了她对不同年级所设置的不同的作业单,或者换句话说,每一篇不同的课文在基础框架的架构上需要设计出符合不同课文主题的作业

3、单,这可不是一点点的精力,我不禁感叹,“这该是多大的工作量啊!”更是望而生畏。再想到自己的学生,他们会愿意做这样的作业单吗?这是我持有保留态度的答案。接着往下听,我的耳朵有了第一次回声,思维有了第一次触碰,那就是丁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概括,这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所缺乏的,平时也就浅尝辄止,因为我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敢大胆地进行尝试。然而,丁老师启发了我,其实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值得放手一试。第二次激起我思维激荡的是丁老师围绕“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句话,通过抓住一系列的关键字词展开自学指导的过程。让我想起了我2012年秋执教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

4、研讨课——《称赞》。两次磨课,一次正式上课,更让我明白了教学是基于儿童的立场,不是灌输儿童知识,而是由扶到放的指导他们如何自学,确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地位,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再加上丁老师的《黄果树瀑布》这堂“翻转课堂”理念的示范课,更加巩固了我心底的这个想法。到这里,我也领悟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可以说就是秉承了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说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承吧!至于“微课程”,丁老师做了详细的解释:1、在课堂理念上,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翻转;2、在主角定位上,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翻转;3、在教师

5、预设上,由指令的刚性预设向生成的弹性预设翻转;4、在学习方向上,由习惯的“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的翻转;5、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翻转;6、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的翻转;7、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翻转;8、在能力培养上,由单一的书面答题训练向听说读写综合的翻转。丁老师对翻转课堂的解释很全面很具体,她把翻转课堂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作比较,使我们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更深。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翻转课堂呢?我们真的必须像丁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以上八点吗?我认为要一步做到以上八点是很难的,毕竟老师和学生都要有

6、一个适应的过程。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以丁老师讲的为依据,慢慢地做到以上几点。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学着放手,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更好地发展。第二节是台湾何绮华老师带来的《看绘本学写作》一课,又聆听了她的讲座《从怕写到乐写》。她的课如一股春风吹醒了尘封的作文课堂,她的讲座像一阵甘露滋润了我们这些正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教师们的心灵。走进生活,再现真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课堂中何老师展示的绘本是她家生活的缩影。在她家中,她与她先生之间发生的一些生活小事情没有用照相机拍下来,而是用绘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她不是采用写人记事的方式来记叙,而是采用童话体裁来写,用小老鼠代

7、表她自己,大老虎代表她的先生,小老鼠什么事情都听大老虎的,大老虎在家很有威慑力,后来,她们家添了一名新成员狮子——她的儿子,这下老虎的威慑力也不管用了。另外她还写了班里的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两个孩子性格不同,所以她给他们取名为《黑妖怪与白妖怪》。何绮华老师在讲座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她上中文大学时,中文课的第一节,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20个橘子,同学们很高兴,正在同学们的高兴之余,,中文老师说:同学们,看到橘子了吗?吃一个橘子,写一篇文章,每篇文章5分,20个橘子,20篇文章,就是本学期的学分。这下同学们的笑容没有了。她本人把篇文章写完后,已经有许多橘子烂掉了。当

8、然这个例子不仅是为了娱乐一下气氛,而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