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

ID:59472660

大小:10.28 MB

页数:89页

时间:2020-09-14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1页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2页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3页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4页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的表面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长江三角洲江南丘岭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另外,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什么?探究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其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对地表有什么影响?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球内部(热能)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削低高山、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关系:1、对立统一关系;2、内力主导作用;3、不同地点或某个时期以某种作用为主。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据图思考: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互相挤压碰撞(消亡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生长边界)影响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多火山、地震。思考:找

3、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拉伯半岛等所在的板块。探究二aa思考: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3)上述运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探究三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西南方向运动。本地区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将其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思考:1)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

4、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喜马拉雅山脉隆起。思考:1)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板块构造学说(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探究四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北方向运动。红海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分离,板块边界张裂扩张而形成的。板块张裂例如:红海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板块边界分两类:两板块张裂分离叫生长边界;两板块相撞挤压叫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哪些地貌?岛弧海岸山脉马里亚那海沟东非大裂谷喜马拉亚山脉红海自主完成: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表格板块相撞板块张裂陆陆相碰

5、陆洋相碰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宏观地形举例边界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马里亚纳海沟形成海洋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海洋上陆地上形成裂谷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马里亚纳海沟、日本群岛、新西兰岛、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汶川地震课上习题1a(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中距离在缩短的是________,原

6、因是________________。(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那两大板块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处在消亡边界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课上习题2(04高考)(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什么是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断裂的“痕迹”叫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褶皱形成过程和基本形态思考:1、什么是褶皱?2、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1、褶皱: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强烈碰撞或水平挤压,可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变形。褶皱示意因碰撞或挤压

7、作用,使沉积岩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后期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所以,我们无法用地形特征来准确判定是背斜还是向斜。初期背斜是山,向斜是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易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大自流盆地是什么构造?找水:向斜储水,如大自流盆地修建隧道应选在何处?分析原因?AB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或采取特别加固措施为什么?1岩层的新老关系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成山岭山岭(老)岩层下弯而成谷谷地(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一般岩层向下弯曲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谷地(老)岩层上拱而成山山岭(新)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

8、岩层较新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背斜成因地形岩层的新老关系形态对地貌的影响判断依据类型褶曲的基本形态褶皱山:喜马拉雅山褶皱山:阿尔卑斯山褶皱山:安第斯山脉返回思考:1、什么是断层?2、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