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

ID:59474351

大小:1.30 MB

页数:82页

时间:2020-09-14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_第1页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_第2页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_第3页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_第4页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液平衡与紊乱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钠、钾测定二、氯测定第三节钠钾氯测定一、钠、钾测定注意事项钾标本血浆与血清钾有什么差别溶血(结果偏高)冷藏(结果偏高)孵育(结果偏低)含钾的抗凝剂钠标本溶血冷藏脂血标本:离心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尿标本注意防腐钠、钾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火焰光度法(FES)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分光光度法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是FES、ISE和分光光度法含有钠、钾的标本和助燃气进入雾化室雾化后喷入火焰,在高温作用下,钠、钾原子获得能量被激发成为激发态。不稳定的激发态原子又迅速释放出已获能量回到基态,发射出各种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光谱。钠的辐射波长为589nm,钾的辐射波长为

2、766nm,而常作为内标使用的锂和铯的辐射波长分别为671nm和852nm。这些金属元素发射的特异光谱经各自相应波长滤色片过滤后照射在光电池或光电管上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在电流表显示器上显示电流大小。标本中钠、钾浓度越大,发射的光谱强度越强,发射光谱强度直接与钠、钾浓度呈正比。定量方法:内标法:内标法是在标本稀释液中加入浓度恒定的锂或铯,同时测定钠、钾和锂(铯)浓度。根据钠、钾的电信号和锂(铯)的电信号作为定量参数进行钠、钾含量的计算。外标法:用不同浓度的钠、钾标准液制成标准曲线,然后对血、尿标本进行测定,并从标准曲线上查得钠、钾的浓度。内标法标本稀释度大,钠、钾测

3、定与标准元素锂(铯)的测定同时进行,可减少由于雾化速度、火焰温度波动所引起的误差,其准确性和精密度均较外标法好,多数实验室采用内标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电极钠电极含玻璃膜钾电极含液态离子交换膜(渗有缬氨霉素)检测电极表面电位与参比电极的差来估计样本含量ISE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直接电位法是指样本(血清、血浆、全血)或校准液不经稀释直接进入ISE管道接触电极作电位分析,测量的是血清水相中离子的活度。与样本中脂类、蛋白质所占据的体积无关,即不受高蛋白血症和脂血症等情况的影响,推荐使用。间接电位法是指样本(血清、血浆)和校准液要用指定离子强度与pH的稀释液稀释后再送入电极管

4、道测量其电位。该方法会受到样本中脂类和蛋白质占据体积的影响。由于ISE法不需要燃料,安全系数较高,还可以与自动生化分析仪组合,故有取代火焰光度法的趋势。高血脂和高蛋白血症的血清样本间接电位法测定会得到假性低钠、低钾血症。特点:分光光度法两类:酶法,大环发色团法酶法测定K+:采用掩蔽剂掩蔽Na+,使K+∶Na+选择性提高至600∶1,用谷氨酸脱氢酶消除内源性NH4+的正干扰,利用K+对丙酮酸激酶的激活作用来测定K+的浓度酶法测定Na+:是在Na+离子存在下β-半乳糖苷酶水解邻-硝基酚-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在420nm波长可测定产物邻-硝基酚(发色团)颜色产

5、生的速率。酶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与火焰光度法有可比性,易于自动化,适合于急症与常规检查,但胆红素及溶血有一些影响。脂血标本因影响大而不能测定评价:分光光度法大环发色团法大环离子载体由各原子按规律排列形成空腔,空腔中可固定或结合金属离子。这些化合物称多环、冠、穴状配体,如穴冠醚。大环空腔大小不同,可固定或吸附不同元素。阳离子被固定时,发色团发生颜色改变,颜色深浅与固定的离子多少有关。二、氯测定临床常用方法:汞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库仑电量法及ISE法标本要求:可用血清、血浆、尿液、汗液等样本Cl-在血清、血浆中相当稳定,溶血无干扰(1)滴定法——最早测定方法之一原理:用标准

6、硝酸汞溶液滴定血清或尿液中的Cl-,Cl-与Hg2+结合生成可溶性但不解离的氯化汞,当滴定到达终点时,标本中全部Cl-与Hg2+结合,过量的Hg2+与指示剂二苯卡巴腙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根据硝酸汞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氯化物的浓度。Hg2++2Cl-HgCl2Hg2++二苯卡巴腙紫红色络合物(2)比色法原理:利用硫氰酸汞与标本中氯离子作用,生成不易解离的氯化汞和与Cl-等当量的硫氰酸根(SCN-),SCN-与试剂Fe3+反应生成橙红色的硫氰酸铁,在460nm波长处比色,可定量测出标品中的Cl-的量。Hg(SCN)2+2Cl-HgCl2+2SCN-3SCN-+Fe3+Fe

7、(SCN)3(橙红色)硫氰酸汞法既可手工操作,又可作自动化分析,特异性高,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临床使用的常用方法。(3)电量分析法原理:将标本中放置银电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导入恒定电流,银电极在电压作用下不断产生银离子释放入标本溶液中,并与Cl-结合生成不溶性的AgCl沉淀。当Cl-全部与Ag+结合完毕,溶液中就会有游离Ag+出现,使溶液电导明显增加,仪器的传感器和计时器立即切断电流并计算消耗Cl-所需时间。通过测定标本中消耗Cl-所需时间,并与标准液所需时间进行比较,可换算出标本中Cl-的浓度,用mmol/L表示。(4)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