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

ID:59489652

大小:2.50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9-13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共价键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节共价键模型(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美丽的雪花雪花的外部结构水分子间的整齐排列水分子模型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结合氢氧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分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结合?氢氧原子间通过什么作用结合?温故知新共价键什么是共价键?请举例说明相邻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如:H2HClH2O等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以氢气分子形成为例)1.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何?2.氢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H2中的化学键,可以认为是电子自旋相反成对,结果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从电子云的观点考虑,可认为H的1s轨道在两核间重叠,使两电子在两核

2、间出现的几率大。两核吸引核间电子对,使2个H结合在一起形成H2,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R=r0时,E值最小,表明此时两个H原子之间形成了化学键。H2形成过程2.共价键的本质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时电子云的变化共价键的本质是: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说明:电性作用包括吸引和排斥,当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时即形成了稳定的共价键以HCl、H2O、CO2为例描述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并完成下列问题元素的电负性差别价电子排布是否有单电子HClHClH2OHOCl2Cl1S11S13S3P252S2P240.91.40重叠重叠重叠原子轨道是否重叠有有有3S3P251.

3、是不是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成键?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时原子个数比为什么为1:1,而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时原子个数比却为2:1?①电负性相同或相差很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②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自旋相反)。③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重叠。3.共价键的形成条件问题探索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4.共价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描述分子中原子共用电子以及未成键的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写出下列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子:NH3H2ON2CH4C2H4学一学练一练HH2HClHHHHCl电子式结构式HH—H

4、Cl—ClCl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N2的结构,解释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2S2P23N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N2的结构式:N≡N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2S2P1、σ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互相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三、共价键的类型㈠σ键和π键S-SS-PP-Pσ键的成键特点:1).沿键轴(两核的连线)方向“头碰头”重叠成键2).σ键可以沿键轴旋转;3).σ键较稳定,存在于一切共价键中。因而,只含有σ键的化合物性质是比较稳定的(烷烃)。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2、π键1).“肩并肩”重叠

5、成键;2).电子云重叠程度不及σ键,较活泼;3).π键必须与σ键共存;4).π键不能自由旋转。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2)s-p,(2)p-p,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型:A、HBrB、NH3C、F2D、H2【课堂练习】s-ps-pp-ps-s3、σ键和π键的比较σ键π键成键方向电子云形状牢固程度成键判断规律“头碰头”“肩并肩”轴对称镜像对称强度大,不易断裂强度较小易断裂共价单键是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键,另一个是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键,另两个为键σσπσπ已知π键可吸收紫外线,含π键物质可做护肤品。请问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含有π键的分子()A.NH3B.CH4C.CO2D.C2H2【课堂练

6、习】CD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的数目由原子中单电子数决定,包括原有的和激发而生成的。例如氧有两个单电子,H有一个单电子,所以结合成水分子时,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C最多能与4个H形成共价键。原子中单电子数决定了共价键的数目。即为共价键的饱和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间成的共价键,当然要具有方向性。H2HCl特征组成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共用电子对的位置成键原子的电性结论同种元素原子不同种元素原子相同不相同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HH共用电子对无偏向共用电子对偏向Cl不显电性相对显正电性相对显负电性HClab

7、abH2HCl特征组成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共用电子对的位置成键原子的电性结论同种元素原子不同种元素原子相同不相同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不显电性显电性键无极性键有极性4、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如:H2(H-H)Cl2(Cl-Cl)N2(NN)极性键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如:HCl(H-Cl)H2O(H-O-H)2、共用电子对不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