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

ID:594958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_第1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_第2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_第3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_第4页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其方法学验证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200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重点介绍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法的方法验证,提请申报单位注意在后续品种的研发和申报过程中对所采用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增加试验方法的完整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学验证【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95-01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

2、查,与2000版相比,200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增修订。1标准的制订原则2000版微生物限度法标准细菌数、酵母菌数和霉菌数按剂型制订,控制菌按给药途径制订。由于同一剂型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且随着新剂型的不断出现,按剂型制订标准具有局限性。2005版均按给药途径制订,解决了这一局限性,不会因剂型的改变而带来执行标准的混乱。2标准的分类5分为三大类,即制剂通则项下规定;口服给药制剂;局部给药制剂,其中化学药部分(二部)包括:①制剂通则、品种各论中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②口服给药制剂、局部给药制剂:眼部给药制剂;耳、鼻

3、及呼吸道吸入给药的制剂;阴道、尿道给药制剂;直肠给药制剂;其他局部给药制剂。中药部分(一部)包括:①制剂通则、品种各论中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②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含豆豉、神曲等发酵成分的制剂;③局部给药制剂:用于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局部给药制剂;眼部给药制剂;耳、鼻及呼吸道吸入给药的制剂;阴道、尿道给药制剂;直肠给药制剂;其他局部给药制剂。3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增修订3.1明确了环境检测执行的标准和方法,洁净度要求及洁净度定期检查。3.2检

4、验量。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贵重、微量样品检验量可酌减;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10g或10ml。53.3供试液制备。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生长和存活无影响;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过1小时;供试液体积为100ml;非水溶性供试品:增加“十四烷酸异丙酯法”;结肠溶制剂的供试品:用pH为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增加方法的可操作性。3.4灭菌。培养基及稀释剂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3.5稀释剂。增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

5、、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3.6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3.7控制菌检查:新增大肠菌群检查法、梭菌检查法。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的内容包括准确性(回收率)、专属性。验证的类型分为前验证(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的验证)和再验证(修订检验方法后、供试品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定期的方法验证),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54.1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

6、证。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验证菌株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枯草杆菌,菌种要求不得超过5代,菌液制备为50-100cfu/ml,验证方法分试验组、菌液组、稀释剂对照组、供试品对照组。4.2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试验菌株按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验证的菌株。大肠菌群检查用大肠埃希菌;梭菌检查用生孢梭菌,阴性对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梭菌用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大肠菌群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菌液制备为10~100cfu,验证试

7、验按供试液的制备和控制菌检查法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验证试验可与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同时进行。具体如下:4.2.1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注入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入增菌培养基中。4.2.2阴性菌对照组。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方法同试验组检出。4.2.3结果判断。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

8、菌检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采用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验证。5我们在审评工作中发现部分制剂本身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如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