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

ID:59497608

大小:10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12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_第1页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_第2页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_第3页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_第4页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马嵬》对比阅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史怀古诗【涵义解说】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一般来讲,咏史怀古不只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归纳提升:解答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即

2、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人抒发什么感情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③分析作者的写法(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弄清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咏史怀古诗的分类及主题归纳㈠怀古人:怀人伤己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作者追念古人感伤自己1.对比失落型2.同病相怜型㈡咏古迹:怀古伤今1.昔盛今衰型2.物是人非型(三)忆古事:借古讽今讽喻统治者常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今昔对比;化用典故(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

3、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作用: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4.简洁精练,内涵丰富。)、。《咏怀古迹》1、弄清史实弄清史实,是指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朗读咏怀古迹(其三),找出诗中所写历史人物、事件以及运用的典故分别是什么?历史人物:王昭君历史事件:远嫁异域,客死他乡用典:画图省识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即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

4、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写作意图:怀人伤己,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精读诗歌,揣摩技巧:作者是如何抒发对昭君悲剧的咏叹的?颔联:工整的对偶,表现丰富的内涵: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用典(画图省识)尾联:直抒胸臆炼字: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首联:“赴”气势飞动,先声夺人,烘托出昭君出生地有惊天动地之势。总结咏怀诗

5、内容:写历史事件、历史古迹、历史人物目的:怀古伤己、伤今,借古讽今,理性分析、启迪后人方法:明确史实,把握感情,鉴赏表现方法自学《马嵬》1、弄清史实历史人物:唐玄宗杨贵妃历史事件:①唐玄宗的召魂之举②马嵬兵变③唐杨的七夕盟誓自学《马嵬》2、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对唐明皇召魂之举进行了讽刺,对唐迷恋女色,荒废朝政作了批评。并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3、分析技巧《马嵬》技巧:对比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结尾通过对比、反问深化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