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

ID:59498280

大小:1.1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11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_第1页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_第2页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_第3页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_第4页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_-2016.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中毒----强酸强碱中毒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徐伟概念1.强酸类主要指硫酸、硝酸、盐酸三种无机酸,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2.强碱类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钾、氢氧化钙等,且腐蚀性依次减小病因强碱类毒物接触皮肤或进入消化道强酸类毒物及其气体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强酸能使接触部位的蛋白质凝固,造成凝固性坏死。局部可引起充血、水肿、坏死及溃疡,严重时引起内脏穿孔。强碱与组织接触后迅速吸收组织内水分,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胶样脂肪变性和坏死临床表现皮肤受

2、损眼部受损口服中毒灼伤、腐蚀、坏死、溃疡眼睑浮肿、结膜炎症和水肿,角膜混浊甚至穿孔。口腔黏膜糜烂、局部形成不同色泽痂皮。食管和胃黏膜呈腐蚀性炎症。强酸临床表现皮肤受损眼部受损口服中毒充血、水肿、糜烂、休克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灼痛、绞痛,反复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强碱护理评估(一)健康史有强酸强碱类毒物接触史或误服史(二)身体状况1.皮肤受损烧伤、腐蚀、坏死和溃疡2.眼部受损接触酸雾眼睑水肿结膜炎症,角膜灼伤、混浊甚至穿孔失明(二)身体状况3.口服中毒强酸类毒物,口、咽、喉头、食管、胃剧烈灼痛,反复恶心、呕吐,

3、呕吐物含血液和粘膜碎片4.强酸烟雾呛咳、胸闷、呼吸加快严重者肺水肿(三)心理状况不慎接触者,紧张、恐惧,惶恐不安。因症状严重,严重影响外观,自卑,多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拒绝治疗。护理诊断1、疼痛与皮肤、黏膜受强酸强碱腐蚀有关。2、自我形象紊乱与皮肤组织完整性受损有关。3、体液平衡失调与不能进食、电解质紊乱有关。4、绝望与腐蚀食管致狭窄不能进食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损害暴露有关。6、有窒息的危险与吸入浓酸烟雾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缓解;2、皮肤、组织损伤降低;3、不出现电解质紊乱;4、不发生感染;5、患者

4、情绪稳定。护理措施(一)排除毒物1、立即脱离现场。2、清除毒物。①强酸皮肤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在彻底清洗皮肤后,烧伤创面可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床单、被罩、衣服等包扎。②强碱皮肤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直到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在彻底清洗皮肤后,烧伤创面可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床单、被罩、衣服等包扎。生石灰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护理措施③强酸、强碱类使眼部受到损害,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

5、水彻底冲洗,然后给予可的松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疼痛明显时可滴入0.5%丁卡因溶液,然后包扎双眼。护理措施④口服中毒者,强酸应立即口服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等,每次200毫升;亦可口服2.5%氧化镁溶液或氢氧化铝凝胶100毫升,以保护胃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严禁口服碳酸氢钠,以免因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消化道穿孔。护理措施⑤口服中毒者,强碱立即口服食醋、柠檬汁、1%醋酸等,亦可口服牛奶、蛋清、食用植物油等,每次200毫升,以保护胃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以免发生消化道穿孔。护理措施(二)保持呼

6、吸道通畅(三)配合治疗 遵医嘱补液,维持体液平衡,应用保肝药物及解毒药物,预防并发症,防止休克。(四)心理护理 做好说服及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重新建立生活信心。(五)健康教育1、健康从事接触强酸、强碱类毒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劳动保护,工作时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口罩、手套。皮肤接触后立即用清水冲洗。2、对误服者,教育其生活中要小心、谨慎,装过强酸、强碱类毒物的瓶子不能用于装水和食品。护理评价1、患者的中毒症状减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患者能正确认识强酸强碱的毒性作用,有自我保护意识。

7、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祝您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