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

ID:59523885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7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_第1页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_第2页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_第3页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_第4页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与形(第2课时-例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数与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7页例2及练习二十二第4题、第5题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形”(面积模型、线段图、直角坐标系等)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2、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在梯形面积公式S=(a+b)h÷2中,当a=0时,可以用来计算()的面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长方形看到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如果老师给你配上画图的方法再来解决,你会吗?这次举手的同学更多了,为什么?我们发现: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会感觉到简单些,直观些,一目了然。想想:以前你画图的方法解决过哪些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称作数形结合。今天就来学习《数与形》相关

3、内容。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题。=观察、试算、发现规律。①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一半)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③每次的结果与“1”有什么联系?2、再次出示①你能接着说出后面的加数吗?②如果在=添上等号,最终的结果是多少?在数学上,像这样无限制的加下去,就体现了数学的极限思想。③猜一猜“和”是多少?(学生同桌讨论)3、请用“形”来验证这个结果(数形结合,验证猜想结果)。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用课件呈现)①小组活动。②汇报、交流。a.结合圆的

4、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b、结合正方形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你还能用什么图形来验证呢?(小组讨论)C、汇报交流: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③明确结论。师: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形象化,使其直观、简洁、易懂。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十二第5题。(课件)①读题。看懂了吗?题目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情?②课件呈现:你觉得这幅图表示的是谁走的?(妈妈)追问:为什么?③课件呈现其余两张。你觉得哪个是小兰,哪个是

5、爸爸?小结:有时候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解决问题,有时候也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理清题目意思。数与形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其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问题通过画图来解决会更直观!2、练习二十二第4题。(课件)从图中可以得出: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两倍,从而求出小狗所走的路程。四、拓展与延伸1、想一想:为什么“a×b+a×c=a×(b+c)”?请画图来解释。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你能用屏幕上的几个词语,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单独用或者连在一起用。说一句话最想说的话吗?板书设计:数与形直观简单快乐一目了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