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

ID:59524754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07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_第1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_第2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_第3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_第4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的几点补充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训练,除了利用平时课文的学习积累外,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此略为补充几点:1、提要点,重圈画在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中,其中对学生筛选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过程中能否找到符合题意的关键句。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圈画的过程。不过,现在较多的做法都是在进行带问题的第二次阅读时来圈画,但这对于一些筛选能力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不足够的。在多次试验后,我们发现在阅读时可以针对文体特点,

2、进行二次圈画。例如,2001年的高考题《门》,我们抓住题目给出的是“门”这种意象,在第一遍阅读时开始圈画,主要圈画两方面内容:一是意象“门”本身的特征及“开门”“关门”的象征,如“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如“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把这些内容画出后,再通过第二次阅读的圈画来增删,做题就比较有效率和有准确性了。当然,遇到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圈画方法。如景色抒情类的,主要圈画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的句子;议论类的,主要圈画作者的观

3、点;人物传记或小说类,则主要圈画对人物的正面与侧面描写,诸如此类,在此不逐一详述了。2、审题干,定坐标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要准确地解答这道题就必须仔细地审析题干要求,并以其为坐标定位。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内容叙述在文章的第二段,文中就有“春秋

4、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钟子期对俞伯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分地兴奋和感激?”等句子。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审题干,定坐标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防矢。3、读整体,集信息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不单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

5、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例如,2002年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

6、个字的分量„„”“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整体把握,收集信息,有效地避免了断章取义,更好地理解阅读文。4、理文脉,举纲目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举纲张目。例如,2002年高考北京试题第22题“通观《一片树叶》)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2)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要准确

7、地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必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要抓住文章的线索。本文在观察自然时是以时间为线索。原文第三段中就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的一片树叶。“那是去年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第五段中有“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第六段中有“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第七段中有“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你的绿意,不知

8、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你的踪影”等句子就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描写树叶的季节顺序,回答问题的第一小题也就水到渠成了。回答第二小题,就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原文第八段中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