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

ID:59544938

大小:14.38 MB

页数:210页

时间:2020-11-09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1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2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3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4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只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测量课件1.工程测量的发展与应用(1)测绘学的分支科学大地没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业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业海洋测绘学(2)工程测量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在国防建设方面在科学研究方面绪论/001-----12.工程测量的职(执)业发展(1)测量放线工职业概述:从事建筑施工放线作业的人员,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并按施工图放实样、平面尺寸等。(2)工程测量员职业概述:使用测量仪器设备,按工程建设的要求,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测量的人员。(3)注册测绘师职业概述:测绘工程师是

2、指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作、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在环境保护与灾.l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绪论/001-----23.工程测量与建造的关系4.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与作用5.工程测量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工作6.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3、绪论/001-----3模块1测量基础----1模块1测量基础----21.基本任务测定:指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指人工构筑和自然形成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桥梁、河流、湖泊及树木等)和地貌(指地表的形状、大小、高低起伏,如山头、山谷、山脊、悬崖峭壁等)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测定的主要内容有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绘、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测设: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测

4、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模块1测量基础----32.一般程序(原则)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模块1测量基础----4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近似椭球2.测量的基准线及基准面----基准线:铅垂线----基准面:水准面、水平面3.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模块1测量基础----51.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1)平面位置的确定地理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模块1测量基础---

5、-6(2)高程位置的确定模块1测量基础----71.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重要结论: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2)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重要结论: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很大,应处处考虑模块1测量基础----81.直角坐标系数学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测量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模块1测量基础----92.建筑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模块1测量基础----103.坐标系统的转换模块1测量基础----111.直线的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什方向量到某直

6、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1)真方位角(2)磁方位角(3)坐标方位角模块1测量基础----122.直线的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钊或逆时钊至直线间所夹的锐角,并注出象限名称,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模块1测量基础----133.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模块1测量基础----141.坐标正算2.坐标反算模块1测量基础----15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模块1测量基础----161.已知两条直线的方位角求其夹角模块1测量基础----172.已知三点的坐标求两直线间夹角模块1测量基础----18真误

7、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号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一个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号没有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测量粗差测量过程中,有时由于人为的疏忽或措施不到位可能出现粗差。例如,读数错误,记录时误听、误记,计算时弄错符号、点错小数点等。模块1测量基础----19特别提示: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是不可避

8、免的。而产生粗差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粗心大意造成的,显然,观测结果中不容许存在粗差,且粗差是可以避免的。模块1测量基础----20模块1测量基础----21模块1测量基础----221.中误差当误差=观测值-真值时当误差=观测值-最或是值时2.限差或3.相对误差模块1测量基础----23为了尽量减弱凑整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避免凑整误差的累积,在计算中通常采用如下凑整规则:若以保留数字的末位为单位,当其后被舍去的部分大于0.5时,则末位进1;当其后被舍去的部分小于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