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

ID:59549995

大小:2.3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11-10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_第1页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_第2页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_第3页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_第4页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凝药物的认识教学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凝药物的认识背景知识国际上相关指南已将预防VTE列为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2004年发布了第7版《抗栓与溶栓治疗循证指南》;中国也先后发布了“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与“中国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专家建议”。高凝状态恶性肿瘤妊娠和围产期雌激素治疗创伤或下肢、髋部、腹部或骨盆手术炎性肠道疾病肾病综合征脓毒血症易栓症血管壁损伤创伤或手术静脉穿刺术化学刺激心脏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动脉粥样硬化症留置导管循环淤滞房颤左心室功能障碍活动受限或瘫痪静脉机能不全或静脉曲张肿瘤、肥胖或妊娠造成的静脉闭塞维柯氏三角,显示了血流异常(循环淤滞)

2、、血管壁异常(血管壁损伤)以及凝血因子异常(高凝状态)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中的作用VTE发生的危险因素IIaCa2+VIIIVIIIaIIIPlt------------------PF3Ca2+IIaXaVVaCa2+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固性纤维蛋白[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KXII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XIaIIa、IXaXIIa、KIXIXaVIIaVIIXIIIXIIIa参加因子:XXaVIII、IX、XI、XIIV、X、II、IIII、VI

3、ICa2+、PF3Ca2+IIaHMWKPKK凝血因子同义名称生理作用病理表现Ⅰ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的一种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活性的前体,受凝血酶的催化作用形成纤维蛋白严重肝功能障碍时,合成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时明显减少Ⅱ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激活物和钙离子的催化下形成凝血酶严重肝功能障碍时,合成减少,凝血时间延长Ⅲ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素只存在于组织中,与钙离子及某些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Ⅹ)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Ⅳ钙离子参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促进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血液浓度降低后,凝血时间延长Ⅴ易变因子;血浆加速球蛋白参与内源性和

4、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甲(副血友病)Ⅵ血清加速球蛋白因子Ⅴ转变过程的中间产物,作用同因子ⅤⅦ前转变素参与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缺乏时引起类血友病乙Ⅷ抗血友病球蛋白参与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缺乏时患血友病甲,即传统所谓的血友病Ⅸ血浆凝血活素成分同上缺乏时患血友病乙Ⅹ斯多特-拍劳因子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Ⅺ血浆凝血活素前质参与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主要是激活因子Ⅸ缺乏时患血友病丙Ⅻ接触因子血液与粗糙表面接触后被激活,从而在钙离子及血小板第3因子作用下与某些血浆凝血因子(Ⅺ、Ⅸ、Ⅷ、Ⅹ、Ⅴ)作用形成内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缺乏时凝血时间

5、延长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聚合,参与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各种凝血因子的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小结一1、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生化物质的总称。2、凝血因子分为主要凝血因子与凝血辅因子两大类。3、主要凝血因子包括参与内源途径的凝血因子Ⅻ、Ⅺ、Ⅷ,外源途径的Ⅶ、Ⅲ(组织因子TF)、Ⅸ因子,共同途径的Ⅹ、Ⅴ、Ⅱ、Ⅰ、ⅩⅢ因子,以及参与所有途经的Ⅳ因子即Ca2+。4、辅助凝血因子包括Fitzgerald因子、Fletcher因子(激肽释放酶原),以及von-Willebrand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小结二1、大多数凝血因子是蛋白酶,同时也是酶的作用底物。2、启动因

6、素激活某一个凝血因子后,凝血因子便按顺序依次激活(蛋白酶水解),形成“瀑布”效应反应链。3、内源性凝血途径由血管受损内膜下胶原纤维或玻璃其他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激活Ⅻ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损伤组织释放的因子Ⅲ启动;共同凝血途径从Ⅹa因子起始。新的凝血机制观点1、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之间存在着功能的交叉,外源性的因子Ⅶa和Ⅲ形成的复合物可直接激活Ⅸ因子,从而代替了Ⅺ和Ⅻa因子的功能。2、细胞的血液凝固模型研究表明:因子Ⅸa/Ⅷa激活Ⅹ因子的能力是TF/Ⅶa的50倍,因此,在TF介导的Ⅱa因子形成过程中,Ⅸ因子可能处于中枢地位。3、Ⅻ因子的裂解产物和Ⅸa因子也能激活外源性的因子

7、Ⅶ。4、凝血酶除促进纤维蛋白形成外,还通过激活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血小板,促使血小板α颗粒释放Ⅴ因子,还提供血小板因子3反应表面,中和肝素,Ⅱa还可激活Ⅴ、Ⅷ放大因子,激活Ⅺa因子,催化Ⅱ因子加速自身Ⅱa因子形成等,因此,在新的凝血机制观点中,PLT与Ⅱa因子的作用地位得到加强。5、Ⅻa因子不参与生理、病理性血栓形成,但参与接触性(异物)血栓形成。抗凝药物的发展简史Alban.EurJClinInvest2005有效、安全、方便1930s1940s1980s1990s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