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

ID:59564914

大小:39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1-11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_第1页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_第2页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_第3页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_第4页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实质把企业中各种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使之可以相互比较,进而确定各个岗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形成岗位等级序列,并据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岗位工资等级体系。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作用1、是企业建立公平合理的岗位工资等级体系的基础;2、是实现企业内部分配公平与同工同酬的有效手段。因素计点法*根据劳动质量的衡量要素选择岗位报酬影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每个因素逐一比较、评估,求得点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岗位的总点数;*根据岗位的总点数确定其所处的岗位等级。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适用

2、范围规模型企业规模型企业的基本评价特征:岗位设置稳定、数量较多、职责清晰。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1、选取评价要素(1)评价要素选取的范围界定凡是与劳动付出的数量和质量有关的要素,都可作为评价要素。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1、选取评价要素(2)目前适合于我国规模企业的评价要素劳动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责任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1、选取评价要素(3)为了精准度量各岗位的内在价值,一般将衡量要素进一步细分成若干子要素。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劳动强度”的子要素一般确定为“有效工时负荷度、体力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三个要素。★要给各

3、要素和子要素准确的定义,避免在打点时产生歧义。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2、确定要素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权重(1)成立专家小组负责因素权重确定工作。所选专家要求熟悉拟测评企业的工作特点一般有人力资源资源专家、企业高、中层管理者、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等。(2)建立决策树。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3)确定判断矩阵专家两两比较决定同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建立A-B层、B1-C1层、B2-C2层、B3-C3、B4-C4层判断矩阵。A=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4)各层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根据以上构造的判断矩阵A,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λ3=4.126;其

4、对应的单排序权重向量W:W1=0.276,W2=0.391,W3=0.195,W4=0.138一致性检验:CI=0.042<0.1,RI=0.9,CR=0.047<0.1,∴A-B层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3、要素赋点确定了要素权重,可对应确定要素点数。实践中一般设计总点数为1000点的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取整后,即可确定要素点数。A-B层权重与点数的对应关系要素劳动复杂程度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权重点数0.2762750.3913900.1951950.138140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4、子要素分级定义在确定出各要素权重及点数基础上

5、需根据岗位说明书中已经涵盖的分级标准及企业的管理层级需要、薪酬分配理念及文化导向等对每个子要素进行分级。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4、子要素分级定义要素分级的多少,取决于该要素的重要程度、岗位的数量和管理层级。分级太少降低评价准确度,分级太多又增加定义和操作难度,且等级定义需要与企业绝大多数岗位要求相对应。一般将分级层次控制在容易认知判断的5-7级内。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经验60定义:本要素表示任职者上岗时必须具备的劳动熟练程度要求。分级分级定义点数一不作要求10二不需要专门的工作经验,仅需岗前的实习或培训20三需要专业经验,有过基层业务或管理岗位工作经历30四

6、需要较高专业和一定管理经验,有过科长或班组长级岗位工作经历40五需要较高经验,有过处长级岗位(或科长级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历50六需要丰富经验,有过处长级相同类别岗位(或科长级相同专业岗位)工作经历60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5、结果验正与修正经过以上工作,已初步完成了一个规模型企业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设计。为了确保岗位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可以对不同层次、类别的典型岗位进行“试打点工作”,通过对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征询评价委员的意见,进一步修正分级及定义的准确性。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