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

ID:59565213

大小:227.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1-11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_第1页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_第2页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_第3页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_第4页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命题策略与技术备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命题策略与技术二、命題綱要、兩向細目表例一:2•適切性(Relevance) •均衡性(Balance) •特殊性(Specificity)例二:3雙向分析表例三:4三、評量方案(1)1.測驗(testing)(1)紙筆測驗(paper-penciltest)選擇題、是非題、申論題(2)圖畫式測驗(pictorialtest)幻燈片等(3)實作測驗(lab,performancetest)(4)openbooktest(5)takehometest2.觀察法(observations)檢核表(checklist)5三

2、、評量方案(2)4.作品分析(productanalysis)(1)設計(projects)(2)報告(reports)5.自我/同儕評量法(self/peerevaluation)討論(conference)3.評定量法(inventories)(1)問卷(questionnaire)(2)量值法(ratingscale)6四、紙筆測驗型式1、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test)非標準化測驗(nonstandardized test)Teacher-madetestCustom-madetest2、主觀,

3、客觀;供應,選擇申論題問答題簡答題名詞解釋填充題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主觀型式測驗Subjectivetest客觀型式測驗Objectivetest供應型Supplytype選擇型Selectiontype7五、一般命題原則︰1.取材,均勻分布2.試題須彼此獨立3.試題應有正確答案4.試題不可含有暗示答案之線索5.避免直抄課文,文句須重新組織6.宜注重基本原理之瞭解與活用,非零碎知識之記憶8六、良好測驗的品質1.適切性(relevance)2.平衡性(balance)3.有效性(efficiency)4.客觀性(obje

4、ctivity)5.特殊性(specificity)6.適當的難度(difficulty)7.良好的鑑別度(discrimination)8.信度(reliability)9.效度(validity)10.公平性(fairness)11.速度性(speededness)一個良好的測驗應具備下述十一項品質︰9七、成就測驗題類型︰甲、供應型(supply-type)----由學生供應答案1.論文型--擴展性反應(extendedresponse)2.論文型--限制式反應(restrictedresponse)3.簡答題4

5、.填充題乙、選擇型(selection-type)--學生選擇答案1.是非題2.配合題3.選擇題10八、是非題命題要領即原則1.避免可洩漏答案線索的強調意味的詞句,如︰完全、常常、決無、有時、可能……等。2.對錯題的排列和數目,避免有一定的規律。3.不要直接抄自課文。4.盡量使用含義明確的字詞,並力求簡短。5.題意和詞句必須全對或全錯,避免半對半錯。116.試題中僅可能使用具體而確實的數量,避免空泛概念。7.避免雙重否定。8.錯誤的敘述應代表一種不正確的基本概念或指明出處。9.凡有爭論的問題,應冠作者姓名或指明出處。

6、10.對錯兩種試題的題數約略相等。11.避免零碎不重要或純記憶性的命題。12.除非因果關係,避免包括兩個概念。12九、選擇題命題要領及原則1.每題所列的選目應該一致,以四或五個為宜。2.每題的選目以簡短為宜,必要的敘述或相同的字詞宜置於題幹中。3.選目之“答案”在形式或內容性質上不可特別突出。4.誘答與題幹間應有相當的邏輯性和似真性。5.少用“以上皆非”,避免使用“以上皆是”的答案。題幹(Stem)選擇題選目答案(Answer)(Options)誘答(Distracters)136.選目之間應避免重疊現象,且宜按選目

7、的邏輯順序排列之。7.題幹須求完整,且其敘述應能顯示題意。8.正確答案出現的位置應隨機排列,且其次數要大致相等,以避免猜測因素之影響。9.題幹句子應長些,而選目則儘量短些。10.除非重要概念,少使用雙重否定,如必須使用,應加底線。11.選目在文法、語氣和句子長短,應保持一致。14十、配合題命題要領及原則前題(Premises)配合題反應項目(Responses)1.前題及反應項目在性質上應力求相近,且按邏輯次序排列。2.前提與反應項目數量不宜相等。3.配對項目不可過多或過少,以十項左右為宜。4.作答的方法必須與以明確

8、的規定和說明。5.同一組項目宜印在同一頁上,以免造成做答時的困擾。6.原則上,前題與反映項目配合的可能性,最好以一個為限。7.前題的句子通常應比反應項目長,而且將選目(反應項目)置於右方。15十一、填充式命題要領及原則1.避免直抄課文,應偏重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2.題目應明確指示哪一方面的答案。3.重要的字,重要的概念,才值得命題。4.一題一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