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

ID:59579874

大小:40.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13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_第1页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_第2页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_第3页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字的演变过程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手绘图片【教学安排】2014年11月20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

2、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二、甲骨文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汉字的起源。在屏幕上,有4幅不同的图片,它们给我们展现了汉字的起源信息。在没有出现图画文字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普遍流传汉字是一个叫仓吉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仓吉造字的说法。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科学家在古代的陶器上发现了类似文字的图画符号,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天汉字的雏形。在古老的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中,最神奇的要数甲骨文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1)、汉字的起源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

3、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2)、汉字的最初模样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师:1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3)、甲骨文: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学生活动:12生肖,与我们每一位同学息息相关,大家不妨写一些自己属相的甲骨文字,看谁写的最象。(活动结束:展示1-2位同学的作品)再试一试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鼠、牛、虎、鸡、狗、猪、兔、羊、猴、龙、蛇、马二、金文(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教师讲

4、解:商朝时期除了在甲骨上刻画得文字外,还在青铜器上铸写文字。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互联网会议PPT资料大全技术大会产品经理大会网络营销大会交互体验大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鼎上铸写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文字。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金文的主要特点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可以研究商周历史的文字。青铜器的衰落,金文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大篆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投影材料: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

5、言的。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四、小篆教师讲解: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开始统一文字,并把小篆作为通用字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2五、隶书小篆由于笔画复杂,书写缓慢,于是小篆便简化成了新的字体隶书。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

6、,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六、草书、楷书和行书(板书)(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投影: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投影:张芝写的草书。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投影:

7、《张旭狂草图》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投影:《兰亭集序》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七、课堂小结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议一议,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根据已学知识回答,老师引导归纳。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