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

ID:59593123

大小: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14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1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2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3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4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目:工业毒物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科目: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班级:13级化工(3)班学号:3113001918:超老师:叶飞日期:2015/12/8教育资料.摘要:当某些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仅小的剂量就会与器官或组织发生一定的作用变化,打乱或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使一些器官和组织发生暂时性或者持久性病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样的物质被称为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者产生的毒物被称为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被称为职业中毒。工业毒物的危害性很大,影响到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所以对它的防措施甚为重要。关键词:工业毒物、职业中毒、危害性

2、、防措施一、引言:工业毒物一般以工业产品或者废弃物等形式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少量毒物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体的组织或器官,破坏人体器官或组织,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工业毒物常以物理形态存在。随着不同的生产过程,在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中,工业毒物则以气体、雾和粉尘等多种形态存在,并可能污染工厂周围环境,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现在化工厂的毒物对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那么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呢?这就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二、工业毒物的分类工业毒物可按多种方法予以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如金属、醇、酮等;2、按用途分类,如农药、有机溶剂等;

3、3教育资料.、按毒害作用分类,也可按其作用的性质和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加以区分,作用的性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致癌性、致畸胎性、致敏性等等。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可分为:肾脏毒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全身毒性等。有的工业毒物主要有一种作用,有的则有很多种作用。采用常用的毒物分类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方法分为:1、刺激性气体;2、窒息性气体;3、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 4、有机化合物;5、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一、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毒性"是毒物的剂量与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使毒物经口或皮肤及呼吸进入实验动物体,再根据实验动物的死亡数与剂量或浓度对应值来

4、作为评价指标。常用的几种评价指标如下:(1)、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浓度或剂量,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2)、LD50或LC50:表示半数死亡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MLD或MLC:表示最小的致死剂量或浓度,即引起实验动物中少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LD0或LC0:表示最大的耐受剂量或浓度,即全部染毒,但是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各种评价指标中,常用半数致死量来衡量各种毒物的急性毒性的大小。所以毒物的急性毒性分6级:无毒、微毒、低毒、中等毒、高毒和剧毒。四、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毒物侵入人体

5、有三个途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生产过程中,毒物主要的途径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而消化道侵入的较少。当意外事故发生时,毒物有可能直接进入口腔。教育资料.1、经呼吸道侵入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的最主要的途径。只要是以气体、烟、粉尘等形式存在的毒物,都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毒物一旦进入肺脏,会快速度的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被运送到全身。呼吸道吸收量的大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环境温度、呼吸深度等。2、经皮肤侵入毒物通过完整的皮肤经毛囊空间到达皮肤腺及腺体细胞而被吸收,一小部分则通过汗腺进入人体。这条途径也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散布全身,危险性也较大。3、经消

6、化道侵入工业生产环境中,单纯由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较少见。脂溶性化合物和某些盐类,特别是氰化物,可以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在胃液中溶解度高的毒物可以在胃吸收。口服毒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在小肠。经胃肠吸收后的毒物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一旦侵入人体,它危害性较大。五、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身体的各组织或器官。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两种情况。急性中毒表现为突发性。慢性中毒表现为潜伏性。由于毒物不同,作用于人体的不同系统,对各系统的危害也不同。(1)、对呼吸系统的危害:①窒息状态、②呼吸道炎症、③肺水肿。教育资料.(1)、对神经系统的危害:①急性中毒性脑病、②中

7、毒性周围神经炎、③神经衰弱症候群。(2)、对血液系统的危害:①白细胞数变化、②血红蛋白变性、③溶血性贫血。(3)、对泌尿系统的危害:有很多毒物可引起肾脏损害,尤其是升汞、四氯化碳、乙二醇等。(4)、对循环系统的危害:磷、四氯化碳、有机汞等中毒可引起急性心肌损害。(5)、对消化系统的危害:①急性肠胃炎、②中毒性肝炎。六、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的密闭化、自动化是处理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来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但是有的毒物是不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