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

ID:59597081

大小:50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1-14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_第1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_第2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_第3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_第4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教学内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检测与转换技术15习题课(1)题6.如果将100Ω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若试件受力横截面S=0.5X10-4m2,弹性模量E=2X1011N/m2,若有F=5X104N的拉力引起应变电阻变化1Ω。试求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6解: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应变题7.一台用等强度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电子称,在梁的上下面各贴两片相同的电阻应变片(K=2),已知l=100mm、b=11mm、E=2X1011N/mm2。现将四个应变片接入直流电桥中,电桥电源电压U=6V。当F=0.5kg时,求电桥输出电压U0。7解:四片应变片上下各两片。受F作用后,梁上表面R1.R4产生正应变电阻变化,下表面R2.R

2、3则产生负应变电阻变化。Ltb电阻相对变化量及桥路电压输出为题8一应变片的电阻R=120Ω,K=2.05,应变为800μm/m的传感元件。求:1)△R和△R/R;2)若电源的电压U=3V,求此时的电桥的输出电压U0。8解题9.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片R=120Ω的金属应变片R1和R2,把这两应变片接入差动电桥。若钢的泊松比μ=0.285,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电桥电源电压=6V,当试件受轴向拉伸时,测得应变R1的变化△R1=0.48Ω。试求电桥的输出电压U0。R1R2FFε1-ε2FF-ε2F在与轴线任意夹角α方向,其应变为:弹性元件的杨氏模量AA9解:R

3、1受轴向力产生正应变ε1>0,R2沿圆周方向贴则产生负应变ε2<0。题10.如图所示在悬臂梁距端部为L的位置上下面各贴两片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R1、R2、R3、R4。试求(c)(d)(e)三种桥臂接法桥路输出电压对(b)种接法输出电压的比值。图中U为电源电压,R是固定电阻R1=R2=R3=R4=R,U0为桥路输出电压。bdec10b)U0=d)C)bcde)所以比为:2,2,4。e题12.如图所示平板式电容传感器。已知:极板尺寸a=b=4mm,间隙d0=0.5mm,极板间介质为空气。求传感器静态灵敏度;若极板沿x方向移动2mm,求此时电容量。真空价电常数F/mmabd0x题11.变极距(

4、d)型平板电容传感器,当d0=1mm时,若要求线性度为0.1%。求允许间距最大变化量是多少?11解:变极距型平板电容传感器的△d/d<<1时,可得到近似线性关系:△d/d0=0.1%所以△d=0.1%d0=0.1%X1=0.001mm12解:位移∆X后,电容量为abd0x题13.如图所示为移液体储罐,采用电容式液面计测量液位。已知罐的内径D=4.2m,金属圆柱电容电极直径d=3mm,液位量程H=20m,罐内含有瓦斯气,介电常数ε=13.27X10-12F/m,液体介电常数ε1=39.82X10-12F/m。求:液面计零点迁移电容和量程电容值。13解:根据变介质电容式传感器公式题14.气隙

5、型电感传感器,衔铁端面S=4X4mm2,气隙总长度lδ=0.8mm,衔铁最大位移∆lδ=±0.08mm,激励线圈匝数N=2500匝,=4πX10-7H/m计算:1)线圈的电感值;2)电感的最大变化量。解:题15变间隙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C0=200pF,传感器的起始电容量Cx0=20pF,定动极板距离d0=1.5mm,运算放大器为理想放大器(K→∞,Zi→∞),Rf极大,输入电压u1=5sinωtV。求当电容传感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0.15mm使d0减小时,电路输出电压u0为多少?15解:解:由测量电路可得(V)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

6、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