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

ID:59600031

大小:2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14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_第1页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_第2页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_第3页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_第4页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部欠发达县域的突围之道——甘肃环县探索科学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日期:2008-10-2011:42]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作者:[字体:大中小]近几年来,环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找准发展着力点,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大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07年全县GDP完成1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0元,分别同比

2、增长12.5%、20.5%、11.3%和14.7%。如何突围:努力建设草畜大县、杂粮特县、工业强县、文化名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达地区产业“东退西进”趋势也日益明显。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县,环县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严重,许多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很不协调。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环县人民深刻认识到:全县最

3、基本的县情是条件差、底子薄、水平低,最明显的差距是思想观念落后,最大的制约是基础设施滞后,最核心的任务是城乡居民增收,最根本的出路是科学开发资源。基于对内、外部发展环境和机遇的清醒认识,环县党政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以老区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一起抓,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矿产资源和特色文化三大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大进程,努力建设草畜大县、杂粮特县、工业强县、文化名县,奋力实现财政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增收、基础设施增强三大目标。坚持

4、基础先行,破解发展瓶颈。环县坚持从破解瓶颈、改善条件入手,同步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42亿元,在全县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4.4万户、22.7万人的饮水困难,使环县人民基本走出了“瓢盆积雨,水贵如油”的历史。2007年投资5个多亿,开工建设通乡油路2条、通村砂砾路和农机路90多条,总里程达到1400多公里。目前,全县20个乡镇中有9个通油路,其余全部通等级路,结束了环县“人担驴驮”的运输状况。争取国投资金2.4亿元,开工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架设农电线路6000多公里,农电入户率达到99%以

5、上,让环县人民告别了“煤油灯”时代。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等重大制约发展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工业强县”道路,奠定发展之本。环县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储量巨大,但工业基础一直十分薄弱。为此,全县坚持把发展工业、财政增收的突破口定位在工业优势资源开发上,大力实施煤炭石油资源开发工程。改建并举,全力推进环江、曲子、甜水三个“工业园区”建设,成功引进华能集团、延长油矿进入环县勘探开采,年产90万吨的刘园子煤矿已开工建设,优势资源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环县工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

6、遇。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户增收。环县土地面积广阔,耕地面积超过300万亩,草地面积125万亩,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多。针对近几年持续干旱、农业生产严重受阻的实际,全县作出了“顺应天时、调整结构、种草养畜、发展劳务、增加收入”的战略决策。去年和今年,全县种草90多万亩,带动群众饲养羊80多万只。积极推广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实施地膜增粮安民工程,种植地膜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21万亩,新种紫花苜蓿40万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41%。环县走出了干旱山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城

7、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推进城镇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县在财政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通过走以地生财、民资牵引、外资拉动和整合资金的路子,投入8个多亿实施环江新区建设,三年再建了一座新县城。到2007年底,全县进城的“上班族”达到5.5万人,城镇化率提升到23%,较2002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全县有98户工商企业、2459处个体工商业落户新区,有2437户搬进了新楼房,直接拉动地方消费16.94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亿元,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保护性开发特色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环县是多样文化的汇集地,是中国

8、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皮影之乡”,道情皮影享誉国内外。在打造特色文化大县中,环县把突破口和切入点确定在道情皮影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上,成功举办两届道情皮影文化艺术节。2006年,环县道情皮影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以道情皮影演出、皮影工艺品加工为主,以香包、刺绣、剪纸、旅游为辅的文化产业体系,产值突破500万元,成为环县招商引资的名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